登录

《月夜舟行》明于慎行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于慎行

《月夜舟行》原文

烟江三五夜,独月引行舟。

野色推蓬合,波光进艇留。

银蟾天上湿,乌鹊渚边愁。

那听楼头笛,怀乡鬓欲秋。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一篇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月夜舟行》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一首写景佳作,整首诗描绘了夜泊江上,舟行月下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怀乡之愁。此诗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乡愁的情感表达。

首先从题目来看,“月夜舟行”展示了诗歌所处的时间和地点,月夜的江面上,一叶孤舟在行驶。再看诗歌内容,从“独月引行舟”可以看出,诗人独自一人月下行舟,表现出孤独和寂寥的情感。而“野色推蓬合,波光进艇留”两句,则以推蓬和波光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江上的景色,表现出自然之美的壮丽和生动。

“银蟾天上湿”一句,以银蟾象征月亮,湿则表现出月光的湿润和清新,进一步赞美了月夜的美景。而“乌鹊渚边愁”一句,则以乌鹊的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乡愁。最后,“那听楼头笛”一句,以笛声引发思乡之愁,而“怀乡鬓欲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华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乡愁和对时光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一首优秀的写景诗作。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诗的意境和美感,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例如,“烟江三五夜,独月引行舟”可译为:“在烟雾缭绕的江面上,三五之夜,我独自一人驾着小舟前行。”这样的译文既能传达原诗的意境,又能让现代人易于理解。希望这个译文符合您的要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