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于慎行
寺忆同游地,联镳许再过。
人行松院少,云闭竹房多。
岁月容高枕,乾坤足放歌。
逃禅吾不厌,病骨本维摩。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写给同为文人雅士的友人中同可大,再游禅意深厚的摩诃庵时,赠给静堂禅师的。
首联“寺忆同游地,联镳许再过”,诗人回忆起上次一同游历的情景,如今心生愿望希望能够再次游过。一“忆”一“许”,流露出对初次游寺美好情景的珍视和再度游寺的期盼。起笔便点题主旨,引领下文。“联镳”,犹言骑马并辔,暗指与友人一同游庵。
颔联“人行松院少,云闭竹房多”,生动描绘了深秋的摩诃庵景色:此时去庵中游赏,行人稀少,松柏掩映着寺院,竹房因云雾弥漫而显得幽深。“少”字以留白形式,使人想到庵中清幽至极、寂静至极的情景。微云缭绕,是因为竹房幽深,还是因为别有洞天?尾联“逃禅吾不厌,病骨本维摩”,诗人自号“逃禅”乃以“逃禅”为苦事,而我岂会厌之?况且我本来就多病瘦骨嶙峋,正好借助维摩诘的布袋(维摩诘有“病”名),维系这清净无为、清雅高洁的“禅”身。颈联“岁月容高枕,乾坤足放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满足,岁月悠长,乾坤广袤,可以高枕无忧、放歌自娱了。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清新脱俗,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静堂禅师的敬仰之情。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