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李容斋符卿册封鲁衡二藩因偕健斋参军同行》明于慎行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于慎行

《送李容斋符卿册封鲁衡二藩因偕健斋参军同行》原文

亲携玺绶出云间,齐鲁函封次第颁。

五月船经沧海郡,千峰人度穆陵关。

名藩累叶分茅贵,上客连枝振佩还。

旧是平津门下士,送君犹自怆离颜。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送别诗,一般而言,都是以表达离别之时的依依不舍、离别之后的思念之苦为主题。然而,这首诗却别出心裁,诗人通过友人符卿被封为齐、鲁二藩的册封使,将原本俗套的送别主题,升华到了对友人功业的高度赞扬,对友人荣耀的由衷祝福。

首联“亲携玺绶出云间,齐鲁函封次第颁”,即点明送行主题,又交代了友人符卿此次册封的齐、鲁二藩的位置。从云间出发,向北前往齐、鲁二地,沿途封疆大吏依次拜受圣命,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用“玺绶”一词,也透露出符卿此次出行地位的特殊。在此大背景下,诗人在“亲携玺绶”的前四字上做文章,又在内容上紧承题目的同时,融入了对友人此次任务重任在肩的深切期待和衷心祝福。

颔联“五月船经沧海郡,千峰人度穆陵关”,承接首联中的“五月”二字展开叙事。此行要经过沧海郡和穆陵关,行程遥远且艰险异常。诗人以“船经沧海”四字预示着此次行程的艰险,同时也寓示了友人符卿此行必将成功。而“千峰人度穆陵关”则将视角转向了途中行进的人事方面,千峰之上,人来人往,诗人与健斋参军同行,送别友人,踏上征途,相伴千里。从诗歌表达方面看,这则将离别的愁苦通过环境的虚化、人事的强化等手段进行了淡化处理,这种颇具智慧和匠心的处理方式读来令人称道。

颈联“名藩累叶分茅贵,上客连枝振佩还”,则是对友人符卿家的赞扬和祝福。两句分别从封地和家世两方面铺写符卿家族的荣耀。“名藩”两句用班固《白虎通义》所记舆服制度中的封爵制度来进行具体解说:累代为官且官位显赫的家庭都会得到天子赐予的封爵。“上客连枝振佩还”中的“上客”是对友人的敬称,“连枝振佩”则寓示友人符卿此次荣耀归来。这一联字面上是对符卿家的赞扬,实际上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赞扬和诚挚祝福。

尾联“旧是平津门下士,送君犹自怆离颜”,点明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情。“平津门下士”用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发迹于平津状的典故,表现符卿虽在困顿之际还能不忘用世之心、依附有道,以此获赐。同时也是自况,“旧是平津门下士”,在这样的一个对象前面说话时不宜悲伤痛饮的表达态度要郑重慎重对待旧友情。“送君犹自怆离颜”一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

这首诗的最大特色就是以小见大、虚实相生、含蓄蕴藉。全诗以送别诗为主题,却并没有陷入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中,而是通过赞美友人的册封使身份、行程艰险、家族荣耀等虚化内容来淡化离别的愁苦情绪;同时又通过“上客连枝振佩还”一句将离别的愁苦寓示在明显的祝福之中;最后又以虚化的表达方式收束全诗,深化了主题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诚挚祝愿。在写作技巧上,“五月船经”“千峰人度”等对仗工整的两句开启并转换了视角,使得全诗意境更美。总体而言,这首诗值得一读。

以上就是我对此诗的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