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储嗣宗
尘飞不到空,露湿翠微宫。
鹤影石桥月,箫声松殿风。
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
借问烧丹处,桃花几遍红。
唐代诗人储嗣宗的《宿玉箫宫》是一首描绘美丽仙境的诗。诗中描绘了仙宫的静谧与祥和,同时展现了仙人生活的美好与逍遥。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以及现代文译文。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尘飞不到空,露湿翠微宫。”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仙宫的清净与幽美。尘土无法飘到仙宫之上,这就暗示了其超凡尘、远离世俗的特性。露水湿润了翠绿的山峰宫殿,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同时也象征着这里是远离世俗纷扰的净土。
接下来,“鹤影石桥月,箫声松殿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仙宫的神秘与美丽。石桥上的鹤影在月光下摇曳,松殿吹来的箫声如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鹤是仙人的象征,石桥月影和松殿风箫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神秘与仙气。
“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这两句则描绘了仙人生活的悠然自得。绿色的毛发的世女已经离开了,而白发的仙人则进入了壶翁的世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这里表现出的是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最后,“借问烧丹处,桃花几遍红”这两句则点出了仙人的修道生活,他们在这里炼丹、修行,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羽化登仙。而桃花几遍红,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轮回,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于成仙的期待和向往。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诗的意象和情感,用现代语言重新表述。
尘土无法侵扰这里,空旷而清幽。露水打湿了翠绿的山峰宫殿,一片宁静湿润。石桥上鹤影在月光下摇曳,松殿吹来悠扬的箫声如风。绿发的世女已经离去,白发仙人走进了壶翁的世界。在这里,他们修道炼丹,期待着羽化登仙的那一天。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几度红颜老去,又迎来新的青春。这里,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