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赏析
这首五律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
首联"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以雨后初晴的龙门和春风拂过的汝穴开篇,既点明时令,又营造出清新中略带忧郁的春日氛围。"霁"字精妙地捕捉了雨过天晴的瞬间,"生"字则赋予春风以生命活力。
颔联"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转入具体场景描写。鸟鸣反衬官道寂静,花开更显断墙荒芜,这一动一静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反差。"毁垣"二字暗示了战乱后的萧条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颈联"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转向自我抒怀。诗人以"鸣玉"自喻清高品格,却惭愧于与世俗同流;"垂丝"则化用姜太公典故,表达自己虽怀才不遇却仍保持高洁的情操。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尾联"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直抒胸臆,点明怀旧主题。昔日同游的友人已无处寻觅,只能在洛阳城东独自惆怅。一个"惆"字,凝聚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追忆与感伤。
现代文译文: 龙门山雨后天色渐晴, 汝穴间春风悄然萌生。 官道上鸟鸣更显寂静, 断墙边花开愈觉空灵。 佩玉鸣响愧对时人, 垂钓溪边效仿渔翁。 旧日同游者无处寻觅, 独在洛城东黯然伤情。
全诗以清明时节为经,以空间转换为纬,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营造出含蓄深远的意境,体现了其诗歌"清迥深婉"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