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陶弼
民归新邑去,古寺静寥寥。
僧映水遮户,客随云过桥。
修仁县禅定寺
宋 陶弼
民归新邑去,古寺静寥寥。 僧映水遮户,客随云过桥。 庭花春意早,檐鸟暮喧朝。 即是山居好,终当此永宵。
一场县治的变迁之后,宁静古朴的禅定寺再度迎来了周边的人们。远离市集,偏居一隅的禅定寺也再度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虽然门前冷落,但寺内依然井井有条,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作者站在寺中,望着这如画的景象,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故乡。那久违的山居生活,也浮现在了作者的眼前。
诗人笔下的禅定寺,是如此的宁静和富有生气。整个寺庙中都透出了一股沉静、恬淡的气息,这是任何现代建筑所无法比拟的。透过这一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眼前的景色中所领略到的人生的哲理,那是从喧闹的世界中寻找到的一份平和与安慰。透过窗户可以隐约看到和尚正在池塘边浣洗袈裟,那是因为水面反射出的倒影而使水面微微波动;过往的游客则是随着云的飘动,过了小桥而来。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描写,既描绘出了禅定寺的生活状态,又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在描绘景色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看到了庭花在春风中绽放的美丽,听到了檐鸟在清晨中欢快的鸣叫。这些细微的感受,都表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他也看到了禅定寺的静谧和美丽,看到了这种生活所带来的平和与幸福。这种感受也表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它通过对禅定寺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既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人生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