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陶弼
重译新离越裳国,一枝都掩桂林香。
养成崖谷黄蜂蜜,羞死江湖白藕房。
茉莉花开重译来,盈筐欲赠几衷存。 盈缸黄杏轻堪剖,两座楼船不易近。 消夏遗人人不知,朵云微傅仙郎意。 恰逢虞篆焚条新,风露微晨得饱闻。 原诗是对越裳重译带来的茉莉花的赞美,认为其香可以压倒桂林,而且花蜜也是一流的,堪比江湖的白藕房。下面是我根据这首诗的意境,写的一首现代文赏析:
在遥远的越裳国,又传来了一种异域的花香,那就是我们中国的茉莉花。这朵花经过重重的翻译,重重的传递,终于来到了这里,可见其珍贵。每一枝花都掩藏着桂林的香气,却更胜一筹。
它生长在崖谷之间,吸收着大地的精华,滋养着黄蜂蜜。它无需江湖的白藕房那般娇艳欲滴,它的纯朴自然,足以羞死江湖的白藕房。它的香气在微风的吹拂下,弥漫在空气中,消夏遗人,让人心旷神怡。
它不张扬,不显贵,却有自己的韵味。就像我们中国的文化一样,低调而内敛,却有着深深的内涵和底蕴。它不求别人的赞美,只是静静地生长,静静地开放,静静地散发着自己的香气。这就是茉莉花,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
这样的茉莉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欣赏,去品味,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