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秋日登南城台》宋陶弼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陶弼

《秋日登南城台》原文

江国家书少,秋台寒草生。

无人来远渡,尽日上高城。

落照悬渔布,孤烟起戍营。

东篱故园菊,又向酒中倾。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秋日登南城台》是一首诗,是宋代诗人陶弼所写。诗人在南城台上独自一人望着秋天凄凉的景色,抒发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句“江国家书少”,诗人通过写自己在家中收到很少的家书,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二句“秋台寒草生”,秋天的南城台上,寒风吹过,草儿低垂,一片凄凉的景象,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寂寥之情。这句的意境寥远凄凉,颇有一种国破家亡的愁苦和彷徨之感。

三、四句“无人来远渡,尽日上高城”,进一步刻画出城台上环境的静寂。此时已夕阳高照,诗人也不见人来,惟有寒风自喧。这段时间漫长的思乡之情的诗人,只好独自登上高城,眺望远方。这两句诗中充满了孤独和寂寞的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落照悬渔布,孤烟起戍营”,描绘了南城台上的景象,夕阳西下,渔布上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孤烟从戍边的营地升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壮美的画面。但此时的诗人并未从思乡之苦中解脱出来,仍思绪万千,全无欣赏之意。

最后两句“东篱故园菊,又向酒中倾”点明诗的主题所在,通过赞美菊花、呼吁团圆。“故园菊”、“酒”又融入思乡与追忆相交的浓浓情感中,烘托出诗歌的主旨,展现了诗人的深深情思和孤寂的情感。整首诗意境悠远而感情深挚,情景交融、层层深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总体风格上,《秋日登南城台》表现出了陶弼与其他宋代诗人的区别之处。宋诗重意,而意通常指的是诗人在表达思想、情感时在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上更趋于直接、鲜明。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将他的思乡之情通过简洁、朴素的语言和精心的景物描绘融入到冷落的氛围中,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凄美的意境。这种风格既体现了陶弼作为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使这首诗具有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