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关外》宋宋庠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宋庠

《关外》原文

关外峥嵘岁,河边寂寞洲。

寒云能不雨,高柳强先秋。

野静狐狸出,沙长雁鹜留。

登临虽信美,无赋可销忧。

现代文赏析、翻译

关外

宋庠

关外峥嵘岁,河边寂寞洲。

寒云能不雨,高柳强于秋。

野静狐狸出,沙明鶬鹳愁。

登临虽信美,无赋可销忧。

现代文译文:

岁岁关外依旧地势险峻,河畔边是寂寞的沙洲。

寒冷如云难以成雨,高高的柳树坚韧于秋天。

野外空旷狐狸出来觅食,沙岸延伸看得鶬鹳发愁。

登临远望美景信美,却没有辞赋可以解除我心中的忧愁。

宋庠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独自在关外登临远眺时的所思所感。首联直接点明地点,描绘关外河边的寂寞凄清的景象,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峥嵘”二字透出诗人心境,一种苍凉感涌上心头。“岁”自然是指岁末年尽,即将逝去的岁月。

颔联“寒云能不雨,高柳强于秋。”是写景,写的是关外河边的冬雨景象和河边的柳树。但是“能不雨”中的“能”字,就表明了诗人心中的情感,寒云本不能雨,然而却云满石城,欲雨未雨,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气氛。对句“高柳强于秋”中一个“强”字把本来显得孤寂的秋柳写得充满生意,暗示出诗人自我感觉还不那么消极。毕竟秋天已经过去,“春风吹又绿”,冬天就要过去,新的一年春天马上就要到来。在时光流逝中诗人仍然会有许多希望和憧憬。

颈联进一步写登临所见关外的景象。“野静狐狸出,沙明鶬鹳愁。”这两句写得很有意思。静寂的旷野,狐狸出来觅食;沙滩上,鶬鴃愁眉苦脸地来回徘徊。这两句扣合了诗题“关外”,此外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忧”不是无缘无故的,他是在为边境的安危担忧。

尾联写诗人深感眼前这些美景不能解除他内心的忧虑和痛苦。“无赋”说明诗人不是没有文才,只是当时他正专心经籍,以图济世,无意于文艺。“销忧”二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全诗含而不露,言而不尽。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