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宋庠
早拂华簪谒冕旒,五更残点便鸣驺。
星沈长乐钟声外,月挂觚棱阙影头。
弱翮讵堪仪振鹭,孤怀终欲信群鸥。
更惭晨坐鸿枢府,容鬓先于省树秋。
晨谒感怀
宋庠
早拂华簪谒冕旒,五更残点便鸣驺。
星沈长乐钟声外,月挂觚棱阙影头。
弱翮渐惭高鷇翼,孤怀犹欲狎群鸥。
更惭晨谒鸿枢府,容鬓先于省树秋。
这是作者早朝拜见皇帝时的感怀诗。诗的首联写诗人一大早就恭敬地整理好华贵的帽子去朝见皇帝。“拂”字、“谒”字写出了诗人的恭敬之状;“五更残点便鸣驺”一句更把诗人见到皇帝前内心的喜悦和兴奋表达出来。颔联两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诗人在这里以景寄情,即通过钟声和月挂宫阙的景象,表达了早朝时的寂静和庄严,而“钟声外”、“影头”又显得非常空灵,流露出诗人对皇帝的景仰、向往之情。颈联由物及人,写诗人自己本来就像一只弱小的鸟儿难以高飞,而今做了官,拜见皇帝,更是感到力不从心,而且也与孤寂的鸥鹭为伴,心里更加孤独。尾联写诗人深感自己年轻时的壮志未酬,因而晨谒皇帝之后,不但没有增加愉悦之感,反而有深长的惭愧之感,而且是愈来愈感到老之已逼近。全诗章法整齐,用语委婉细腻,颇有特色。
宋庠为人诚实守信用,谦虚谨慎,不仅诗作方面很有才华,而且也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他为相之时虽无重大建树,但也未贻误国事。他的这首诗也表现出他的性格和心态。这首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清新雅丽,特别是用对偶句作诗是当时的普遍风气,如苏轼诗云:“唐人好以对偶为诗”即指此。但以对偶句入诗并非易事;如果对偶不当,就会显得呆板、生硬,反而有损于诗的艺术表现力。这首诗之所以能做到对偶而不呆板、生硬,主要是因为它在讲究对仗的同时还注意了形象和声调两方面的特点。从形象上看,诗中描绘的景象疏淡而富有诗意,如钟声、月影、鸿雁、秋树等词语多富于形象感;从声调上说,颔联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两句皆以一音组成韵脚字句紧密相扣从“钟声”的洪亮悠扬,“阙影”的高远清幽,给人以超然尘外的感觉;同时这种双声叠韵的声调也便于吟咏。所以这首诗在讲究形式美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现代译文:清晨整理华贵的帽子去朝见皇帝,五更时听到驺人的鸣金声。皇宫钟声之外,星星渐渐隐去;月挂宫阙,影映着宫墙。弱小的鸟儿怎能高飞蓝天?心怀孤寂却还想与群鸥为伴。更让我感到惭愧的是在朝廷大臣的府第中坐班,时光飞逝而我的青春也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