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宋庠
学道年嗟晚,知非骨已惊。
世纷誇要路,天意罪浮名。
汶上朱轓宠,淮南白髮生。
惟馀方寸地,留貯岁寒情。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宋庠这首诗《寄李端明献臣》是写给一位名叫李献臣的友人的。宋庠在这首诗中,以李献臣的遭际为鉴,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闲适自得的生活的向往。
首联“学道年嗟晚,知非骨已惊。”诗人感叹自己学习大道的年纪已经晚了,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已经让自己的骨头都感到惊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早年没有好好学习的悔恨,以及对于自己成长的惊讶。
颔联“世纷夸要路,天意罪浮名。”诗人用世间的繁华和虚荣与自己的淡泊作对比,表达了对浮名和虚荣的鄙视。颈联“汶上朱轓宠,淮南白髮生。”诗人以李献臣在汶上受到的宠信和自己在淮南的白发自嘲,表达了自己对于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于官场的无奈。尾联“惟馀方寸地,留贮岁寒情。”诗人用岁寒情来比喻自己内心的高洁和坚韧,表达了自己对于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去的反思和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自得的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和自嘲,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和名利的无奈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以下是这首诗的译文:
在求学道路上感叹自己学习得太晚了,知道了自己的过错已经让自己的骨头都感到惊异。世间繁华夸耀做官的路,而老天爷却认为追求名声是错的。在汶上受到大大的恩宠(指被任命知齐州),(但)在淮南(我)已经有了白发生长。只剩下(我)那一方天地,存放着自己对(我)友人的冬天的感情一样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