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宋庠
三楚风烟会汉津,凭高倦目此城闉。
山前雾密疑藏市,楼上尘轻不污人。
鸣瑟久抛雩舞地,称觞更负永和春。
私书一纸离怀苦,望断波中六六鳞。
春霁汉南登楼望怀仲氏子京
宋庠
三楚风烟会汉津,凭高倦目此城闉。 山前雾密疑藏市,楼上尘轻不污人。 旧社多同寻好语,华年过却惜流尘。 若思妙语重携手,一到修罗即胜巡。
汉南地区的地理特征展现了一派肃静且落后的景色,“三楚” 是泛指襄阳一带古属楚地,“风烟会汉津”是描绘这一地区的广袤与僻静。“凭高倦目此城闉”说明诗人登楼远眺已久,然而所见无非是迷茫的风烟和城门楼子。“倦目”说明诗人已经非常疲倦了。此联是用质朴的笔调勾勒出汉南的寥廓景色,也为后面抒发“离怀苦”作了铺垫。
颔联继续写楼望。上句是写近景,山下雾密人稀,仿佛市集藏起来了;下句是写楼上事稀,即把人污染也给省略了。这两句都是倒装句法,在诗中是惯见的。看似比较散淡,但实则寓有深意。诗人一方面是借以点出汉南寥廓、沉寂的特色,另一方面则是借以表达诗人的倦怠之感。“鸣瑟”二句是说往日的结社、宴饮都已成了过去,可惜岁月不返,青春不再,有感于流年而发。但“年华过却”的时候并未“珍惜”,似乎把年华无动于衷地任其白白的逝去,因此常常产生“离怀苦”,即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子京。这两联既点出题中的“望”字,又点出“怀”字,同时对仗工整,语意连贯转接自然。
尾联直接写出了作者的愿望。“私书一纸”是写思念子京;“离怀苦”是说明思念之深;“望断波中六六鳞”是说出唯有企望友人寄书捎话或前来的鲤鱼双鱼带来一点信息、聊寄音讯;化用《西洲曲》的句子使结想特别远、心事特别好,“六六鳞”既能平收又可作波翻,上六六谐为六亲(父母、兄弟、妻子),又是鲤鱼传书的典故。作者通过这一遥接天边的举动将思念友人、欲书信往复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是即景抒情之作,作者通过对汉南寥廓沉寂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子京的无限思念与惆怅之情。全诗质朴清新,意境深远。
译文:
汉水流域汉津渡口,楚地风光带云烟聚集。登高远眺倦乏眼睛,此城楼与城门隔绝。山前雾气浓浓似藏市,楼上尘土轻轻不沾人。弹琴唱歌久不搞,雩舞之地已荒芜。把酒称觞又重阳,又思念当年的时光。一纸书信寄托情思,望穿秋水希望出现鲤鱼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