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姚合
路岐何渺邈,在客易蹉跎。
却是去家远,因循住日多。
几看春草绿,又见塞鸿过。
未有进身处,忍教抛薜萝。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山中寄友人》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寄居山中,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路岐何渺邈”中,“路岐”指的是道路的分岔,渺邈则描绘了道路的遥远和不可预测。“在客易蹉跎”则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漫长和孤独,容易使人虚度光阴。
“却是去家远”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山中的孤独生活的无奈。“因循住日多”则表达了他对过去在家的日子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山中生活的单调乏味的无奈。
“几看春草绿,又见塞鸿过”这两句描绘了季节的变换,春天草绿,秋天鸿过。这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无力把握。
“未有进身处,忍教抛薜萝”表达了诗人的困境和矛盾。他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无法摆脱山中的孤独和寂寞。他宁愿放弃山中美丽的风景和舒适的生活,回到家乡,但又怕自己无法适应家乡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他的孤独和无助。
在译文中,诗人可能会说:“我与你的距离如此遥远,在这旅途中我度过了许多无聊的日子。我渴望回到家乡,但又害怕无法适应那里的生活。我看着春草绿,又见鸿雁飞过,时间就这样流逝了。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只能忍受着这孤独和寂寞。”这样的译文不仅能传达诗人的情感,也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所面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