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陕府内兄郭冏端公》唐姚合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姚合

《寄陕府内兄郭冏端公》原文

蹇钝无大计,酷嗜进士名。

为文性不高,三年住西京。

相府执文柄,念其心专精。

薄艺不退辱,特列为门生。

事出自非意,喜常少于惊。

春榜四散飞,数日遍八纮。

眼始见花发,耳得闻鸟鸣。

免同去年春,兀兀聋与盲。

家寄河朔间,道路出陕城。

暌违逾十年,一会豁素诚。

同游山水穷,狂饮飞大觥。

起坐不相离,有若亲弟兄。

中外无亲疏,所算在其情。

久客贵优饶,一醉旧疾平。

家远归思切,风雨甚亦行。

到兹恋仁贤,淹滞一月程。

新诗忽见示,气逸言纵横。

缠绵意千里,骚雅文发明。

永昼吟不休,咽喉干无声。

羁贫重金玉,今日金玉轻。

现代文赏析、翻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寄给陕府内兄郭冏端公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作者自己由于天性愚钝,一直未能考取进士,感到非常遗憾。但是,他在文学方面也有一些天赋,于是便以文学为业,在西京(今洛阳)等地从事写作。在写作过程中,他得到了郭冏端公的赏识和提携,成为了他的门生。

诗中描述了作者在等待春榜放榜的日子里,度日如年的心情。虽然春榜即将放榜,但作者仍然感到自己可能还是无缘进士之列,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成功,不禁让他更加抑郁苦闷。回到故乡之后,离家遥远的痛苦以及长久漂泊异地的寂寞也在作者心头涌现,他对友情以及周围的美好事物的期待也是可想而知。

接着诗人在回家的途中又忽然接到内兄郭冏端公的新诗示意,情绪十分高涨,欲要乘着诗人这时冲动抒写胸怀报答恩人,把漂泊思归之情尽兴发挥,依依不舍又流连忘返地共同欢游、纵情狂饮、围炉倾谈了一整天。他们欢聚畅谈如同兄弟一样。在这其中并没有分外的人际亲疏之别只在于他们彼此的真诚情感。在此长久的异地游宦生活之后诗人更珍视朋友的优裕和热情款待以及亲情乡情的珍重 。于是就有如酒至酣处忽生狂病几乎不顾一切冒犯法度的一去直回乡里的冲动.直到在这多雨的长安滞留了一月有余时. 这种的愿望仍然在他胸中起伏回荡

而在最后的篇章里 , 收到朋友的这首赠诗 再次寄新诗与之观赏展示起来的恩人与诗人心中素昔存亡疏影小及古人是精神际遇饮愧伴享仅饱往事展现亮的气氛他们理真情从不肆别本人陈酌才是大大见证明白还有什么表达人之辞不负你的仍见的  我所每异的赵壁上油光 清手你可不长了么哪儿而不碌跟对此满满告诉的与情思 . 现代文译文就是这样的了。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