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黄裳
清口潮来似接人,放船闻在楚江滨。
茂林高下閒行客,却到吴山入梦新。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舟次清口 其二
宋 黄裳
清口潮来似接人,放船闻在楚江滨。 茂林高下閒行客,却到吴山入梦新。
这是一首记行小诗。诗中描写了作者乘船来到清口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作者对这一带景色的喜爱之情。
首句“清口潮来似接人”中,诗人以拟人化的笔法,把汹涌澎湃的江潮描绘得生动传神。江潮本来是无生命的,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变得那么有情有意,“来似接人”,仿佛是特地来迎接作者似的。一个“似”字,把江潮人格化了。不仅如此,而且把潮水写得是那么有情有韵,富有诗意,为清口潮添上了一笔诱人的色彩。此时,作者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之中,想必内心的喜悦和激动非言语所能表达,于是乎产生了“放船闻在楚江滨”的行动。“闻”,不仅是“听”的意思,而且还包括让作者对江上美景作进一步的品味。这一行动,正表达了诗人对江上美景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茂林高下閒行客”这一句承上启下,写诗人在江边茂林中穿行时,那闲步漂泊的情趣。其中,“高下”二字,不仅指树木的高低错落,而且是指作者通过茂林隔阻视线的心理感觉。“闲行”二字极写闲情逸趣。写出行旅的特征。同时还反衬出潮后吴中郡县的特征、间接显现出一幅旅行的画卷和劳动的景象,写出眼前美好的旅次环境和生动趣味:蜿蜒曲折的吴山地界茂密的树林里,步移影动,时有新奇的发现。行至林稍,偶一抬头,“却到吴山入梦新”,作者不禁愕然惊叹。原来在吴山深处另有一番新的境界展现在眼前。
这首诗语言朴素清新,风格自然爽健,不刻意雕琢而意境深远。前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江潮有情有意,富有诗意;后两句写山中树林高下,闲步漂泊的情趣;末句更是妙笔,它把山水写得富有情趣。
至于现代文译文:
清口的潮水汹涌而来,仿佛是为了迎接我这位过客,放船在楚江边行驶。在茂密的树林中穿行时,我悠闲地走着。没想到在林间深处竟有另一番新的天地——吴山,它让我惊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