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姚性存将归鹤沙以诗见别次韵》明袁凯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袁凯

《姚性存将归鹤沙以诗见别次韵》原文

十年避地谁知我,此日看君自可人。

空谷正思驹皎皎,清溪还度石磷磷。

韩公住处皆荒服,区册归时及早春。

闻道沙边风俗好,老夫东望欲为邻。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袁凯的诗,风格明丽,清新可喜,而这首送别诗更显得情深意挚,动人心弦。这是作者的一首送别诗。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争的影响,人们对故乡的思念早已消失。一般送别友人会去的陌生之地。首句即明确这一点。“姚性存将归鹤沙以诗见别次韵”提岀朋友将要离去,“谁知我”反映出人们的误解与责问。在此十年间,诗人为了避地江浙一带辗转流离而居。这是一个政治上无家可归的人。“谁知”一词包含着万般无奈和苦楚,意味深长。同时一个“避”字又揭示了诗人生活的某种苦况。在这种压抑的心情中看到将要归去的友人,不免感到欣慰。“此日看君自可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

颔联写送别之情极为深切。空谷久居寂寞,清溪泛舟怡人。诗人用“驹皎皎”喻友人之潇洒,用“石磷磷”状清溪纡回,使人留连。一“思”字,一“还”字,把空谷看驹、清溪泛舟、依依难舍、久坐未饮的惜别深情表现无遗。这两句采用声韵对仗手法,十分整齐自然,增加了诗的音乐美。

颈联慨叹自己的居住之地,在蛮荒之地与内地、在宦官弄权之时无人理解,表现了自己久屈沉沦的苦闷与牢骚。“区宅”是人定居的地方。“早春”暗指作者的迟暮感、危机感。第三句直接抒怀而揭示了时代的背景。“荒服”虽僻远但还是有某种原始的、自由的可把玩之情可供渴慕玩赏的对象,“区宅”居住之人终究是自己该说无可听者之叹恨,“归”应该是较为明智的举措的却难得到地方也无未始可知前途的信息在里面(照应第一句的“谁知我”一句),一时贪于去如初辞行别的读者深一层朦胧意味掩面可想或可悟而思之。

尾联用“闻道沙边风俗好”,对性存归途的安慰与鼓励。“老夫东望欲为邻”,又显示出老诗人那种热切盼友人归来与共耕耘的企望。“欲为邻”,并非讲诗人的无能而是一种高风亮节之举,更显示出袁凯的为人和人格魅力。

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时代和社会的背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袁凯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感情。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现代译文如下:

十年间躲避乱世唯恐他人知道我;今日看您离去自是令人欣慰的人。空旷的山谷正思念皎洁如马的您;还要经过清溪那曲折如石磷磷的路程。韩愈住处的地方都荒凉偏僻;您归来时及早春正是好时候。听说边沙沿岸的风俗纯朴良好;老夫翘首东望也想与您结邻而居。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