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杨廉夫先辈韵》明袁凯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袁凯

《次杨廉夫先辈韵》原文

吹笛春江烟雾稀,幽芳小草总相依。

巫峡宁知云雨梦,沧洲欲拭芰荷衣。

花间鹳鹤迎人起,波上鱼龙挟棹飞。

不似南州庾开府,乡关头白苦思归。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明初的诗坛上,袁凯以他的生花妙笔,与刘基、高启等人齐名,为一代诗杰。他的诗大多描写羁旅行役和客子思归,多方面地展示了他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感情。这首《次杨廉夫先辈韵》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

“吹笛春江烟雾稀,幽芳小草总相依。”起笔就以轻灵的笔调写景传情。春江上轻烟薄雾,江阔水深,一叶扁舟,如影独行。水阔烟稀,烘托孤独行人的行踪;芳草依人,写出了游子在春江边行无定所。在这样清寂的境界中,虽有幽芳小草相伴,总觉其孤寂寥落。起笔造境已奇崛不凡,而领起的“总相依”三字更把孤寂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使读者对后面所写的一事一物都寄寓深情。

“巫峡宁知云雨梦,沧洲欲拭芰荷衣。”两句巧妙地以“宁知”、“欲拭”构成的句中意势相反相成、强化思想感情跳跃的承接递进。“巫峡”,是用巫山和三峡的典故暗示故乡与故人的久违离别,也即自己对乡土的思念之情虽深,但却恍如隔梦,也即在漫长时间中寄离别的思念于江水。“云雨梦”,也是自己漂泊的象征。然而“沧洲”,则用“沧洲欲拭芰荷衣”来表达一种归隐的情感。古代文人骚客常常把芰荷作为隐士的服饰来歌咏。“沧洲”,即滨水的地方。东晋陶潜《归去来辞》即有“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之句。这里用“沧洲”即隐喻自己思归的心情。

“花间鹳鹤迎人起,波上鱼龙挟棹飞。”两句写江上所见所感,境界开阔,笔调轻灵。“花间鹳鹤”,指江边鲜花丛中的鹤迎着诗人翩翩起舞。“波上鱼龙”,是说鱼龙随着诗人的棹的移动而伴随起舞。其中寓有盛衰兴亡的感慨:曾经一度曲宴承明,醉舞垂杨者,如今已化作闲云野鹤了。这里是即景遣怀,也是对自己一生际遇和今昔盛衰的感慨和感叹。这两句和上一联一样,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含的寓意。

最后两句“不似南州庾开府,乡关头白苦思归”,是借庾信自喻。“南州”句表明自己与庾信不同,我生性就不安于久留江南。这是对乡土的赞美和对故乡的热爱;另一方面似乎也是想给自己曲折地辩白一下。“乡关头白”,句意中的人因多愁而过早白了头发,客中愁情相思即是飘零所致,“苦思归”也是一种虚假的体恤,“苦”与下边的“何”意义相连用。是说岂会真心去思念故园之思而心切早白。内心老辣的体悟正将激情悄然流露。结笔的诗人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意,“苦”三字意浓意藏而又恰到好处,妙语萦绕而出给整诗蒙上低回凝炼、声情宛转的风格。 

总的来说袁凯的诗能在明初诗坛独树一帜,自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首诗写景传情、承转递进、妙笔生花、寓意深微、低回凝炼、声情宛转,正是其艺术风格的具体体现。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