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袁凯
雨雪雨雪,凄风如刀,我行中野,而无缊袍。我寒我饥,谁复我知。四无人声,但闻熊罴。罴欲攫我,罴复夺我。我身茕茕,进退不可。进固难矣,退亦何止。还望旧乡,远隔江海。江波汤汤,海波洋洋。我思我乡,死也可忘。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作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雨雪雨雪,凄风如刀,我行中野,而无缊袍。”整天的下雪、狂风刮,足以叫行人失却外衣和热温;也就是说寒冷对他实在是一个太大的打击了。“凄风如刀”恰如当年冬天特别冷又带人夺走了衣物所感觉到的情形;含有具象而且集中加以扩大的意味。“我寒我饥”,不只是温度的低,“四无人声,但闻熊罴”。所有的找不到伴;朋友之托除无济于事外,还可能成为累赘。
“罴欲攫我,罴复夺我。”熊罴作恶是诗中常见的,但说它攫我就显得很新奇。这不仅说明诗人当时处境的狼狈,也暗示了环境的险恶。这行路难该不是他第一次遇到的罢!“我身茕茕,进退不可。”上句的“四无人声”也该包括此意。即或不包括,不也同样令人惶惑?但是无论如何,前行是危险的;返途似乎更为明智;于是形成结句所表现的局面。
结句是很苍凉的。“还望旧乡,远隔江海。江波汤汤,海波洋洋。”“汤汤”、“洋洋”连用本《诗经》,前者谓水盛;后者指广大。“我思我乡,死也可忘。”很简炼地道出他对乡里的怀思,即以读罢结句亦可遥想当时那苍茫而又凄凉的景色、情怀而发出一般的感喟了。对于身处三十一年(1348)流离转徙,负病辞官后正在踽踽独行,望着涛涛江海却又在暗暗思索的形象有“蓦然回首”的效果,尽管未发一语评述而其实读了他以前的大量的抒情之作就可以明了他那而又时时时时若放却又矜持收拢起来的心情。“死也可忘”但也可以想象到时它不“忘”是怎样的苦涩和酸楚!
全篇自然古朴而兼流动曲折之致。
译文: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寒风刮得人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痛。我在原野上行走,连一件御寒的皮袍都没有。饥寒交迫,还有谁能知道呢?四周空荡无人,只能听到野兽熊罴的咆哮。熊罴想攫取我,又抢走了我的东西。我不寒而栗,不知所措。我身无去处,前无去路后无法归结,我不知该怎么办。尽管回到家乡路途远而且艰巨难以攀登。回头望去长江大海波浪翻滚;再想到故乡更觉得遥远而不可及。看着翻滚的江海波浪,思念故乡的心情不改。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