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章碣
野亭歌罢指西秦,避俗争名兴各新。
碧带黄麻呈缥缈,短竿长线弄因循。
夜潮分卷三江月,晓骑齐驱九陌尘。
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
唐代诗人章碣的《寄江东道友》是一首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诗作,通过寄情于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江东道友的思念之情。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读者的思绪带到了一个清幽而壮丽的野亭。诗人在野亭上放声高歌,手指西秦,表达了对远离尘嚣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避俗争名兴各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新生活的追求。
碧带黄麻呈缥缈,短竿长线弄因循。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现实的矛盾。碧带黄麻象征着官场的得意,短竿长线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江东道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夜潮分卷三江月,晓骑齐驱九陌尘。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江东道友的想象和思念之情。夜潮分卷三江月,表达了诗人对江东道友的深深思念和期盼;晓骑齐驱九陌尘,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最后两句,可惜人间好声势,片帆羸马不相亲。诗人通过对人间好声势的惋惜,表达了对与江东道友不能相见的遗憾之情。片帆羸马不相亲,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不满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人世间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人生的感悟。通过对诗中情感和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以下是我根据原文翻译的现代文译文:
在野亭唱罢歌曲,手指着西方秦地。为逃避俗世、争夺名利兴致焕然更新。身穿碧色绸带、手执黄麻向上级汇报的美妙生涯,却拿着短竿钓鱼,线上系着长长的诱饵在虚度岁月。夜里,三江上的明月随着潮水涌动;早晨,马儿们齐驱并行在繁华的九陌上扬起尘土。人间的好名声和好形势可惜不能拥有你,只见远方的船帆和羸弱的马儿不能接近、亲密无间。
希望以上赏析和译文能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