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晁说之
高躅人难解,当求古哲闲。
韩康多在市,陶令懒游山。
念我可憎面,无兄得解颜。
公乎来早晚,荆坐要须班。
《再和班字三首其一》的作者晁说之作为宋朝的一名优秀的诗人,诗歌中有对于个体情致的情感描写,也借诗句反映对世界的态度与价值判断。让我们深入来欣赏一下这首诗所呈现的情感内涵与价值倾向。
高躅:比喻德行高超,超尘出俗的人。本诗中的高躅就是晁说自况,慨叹人不能解自己孤高的行迹,追求的古哲人清闲。在诗歌的一开始,他就道出:“高躅人难解,当求古哲闲。”在现代译文中,这表达了对世间尘嚣的厌恶和对淡泊隐逸的追求。
第二句:“韩康多在市,陶令懒游山。”中韩康、陶令是两个古之贤者的代称。诗人晁说之以“韩康多在市,陶令懒游山。”表现了对超凡之士的人格赞美与环境的苛迫臆测,直接传递了对放弃喧闹和得到常人所难望之情的大宁静感和美之中盛气的乐安的情绪及彼大我真完一体论的真挚内涵,丰富的主观心灵的情感色酵学尽了心灵的滋味和思想的厚味。
接下来的诗句:“念我可憎面,无兄得解颜。”诗人晁说之更进一步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兄长的依赖。在这两句中,诗人用“念我可憎面”来描绘自己,表达出自我反省和自我接受的态度。而“无兄得解颜”则表达了对兄长的深深依赖和期望。这是对亲情的真挚流露,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独立追求和对人世情感的珍视。
最后两句:“公乎来早晚,荆坐要须班。”中,“公乎来早晚”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期待,或许是对朋友的关怀和邀请。“荆坐要须班”则是表达了在清闲的荆木椅上等待友人的意思,暗示诗人对于悠哉游哉的享受与从容的态度。这一描绘又展现了诗人的优雅气质和生活理念,以简约雅致的方式展示了对人生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的节奏缓慢且安然,是晁说之本人静谧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深情告白。其中交织着诗人的自我审视、对亲情的珍视、对精神独立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美好期待。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独特的情感色彩和思想深度,使人深感其人生哲理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