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柳集亡食虾蟆诗因有作》宋晁说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晁说之

《柳集亡食虾蟆诗因有作》原文

我读柳侯诗,不见虾蟆篇。

所亡谅非一,抚卷为慨然。

不应流落人,吟咏亦不前。

问尔胸中奇,何以能弃捐。

汤汤柳之水,渔无鲂与鱣。

背脊得虾蟆,樽俎荐春鲜。

莫言形貌恶,素蛾与婵娟。

柳侯比豢豹,赖以韩诗传。

如闻大吕方,乃无黄锺圆。

问之州鸠氏,政令恐不宣。

我尝求元唱,其深在九渊。

侯诗虾蟆美,人人垂馋涎。

虾蟆窃自惧,子孙将不延。

柰此文字何,偷攘付蜿蜒。

蜿蜒与虾蟆,腥介每相怜。

遂令连璧孤,不知今几年。

念我少年日,未识侯诗妍。

晚见海上老,口诵尽残编。

因之得扬搉,今古共周旋。

此老可补亡,已矣泪潺湲。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此诗为读柳宗元诗集后有感而作。作者晁说之与柳宗元同为宋代文学家,两人交谊甚笃。柳宗元生前诗名卓著,身后诗集却散佚,不能不使作者感到遗憾。

诗的开头四句是说,柳宗元诗集中有《憎王孙》等诗,抨击权贵,已佚失,失掉的不只是一首诗,令人抚卷叹息。这“所亡”的二句,说明柳集亡虾蟆篇是作者深感痛惜之事。接下去四句是说,不应如此流落的人,吟咏这样好的诗篇竟不能向前发展。为什么吟咏这样好的诗篇竟不能向前发展呢?是因为政治上的压迫。这四句扣住“抚卷为慨然”四字来写。“问尔胸中奇”以下六句,一转,写对虾蟆的看法。柳河之滨得虾蟆,在虾蟆被钓以后作成一篇美味的春馔。这是以虾蟆自喻,含有遭受迫害的意思。作者认为,即使你虾蟆的形状貌恶,也有它的长处。这里用了“素蛾”和“婵娟”来比喻虾蟆的优点。柳侯比豢豹,指柳宗元比豢豹多一技,赖有诗才传给后人。但可惜的是大吕方无黄钟圆,这是说,像柳宗元的诗才(黄钟之音),不为世重用,倒是滑稽的音乐(大吕方)行时。“问之州鸠氏”以下六句又转,抒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抨击。“州鸠氏”这里代指小官吏,“政令恐不宣”是对当时社会昏暗的讥讽,“此老可补亡”两句抒发作者对于重用人才的渴望。“此老”是指韩诗中的韩愈等一代文豪。末两句是说自己的悲哀往事不为后人忘却。我当年未识柳宗元诗的美处,“晚见海上老”,原来在这儿。“连壁孤”,意即像白连璧一样的价值既独树一帜而又罕见的珍珠宝石。)亦无人知道,作者把遗老失所的原因全部归之于“政令恐不宣”。同时则表明了对刘辟陷蔓州的愤怒与失望的心情。“海水一片”,“百年何事涕泪纵横”!久久回荡在诗人心头而又抚卷不尽的凄怆感情便在慷慨悲歌之中迸发出来了。

全诗委婉曲折、深情悲慨、而笔致多变:有时直抒胸臆,如泣如诉;有时引而不发,跌宕起伏;有时虚中见实,语极朴实;有时明中含暗,意蕴深邃。由此也见出作者善于写情的长处。此诗的词藻古朴,有古歌谣遗韵。总之这是一首感情深挚、风格多样、手法灵活、情韵独特的好诗。

现代译文如下:

我读柳先生的诗作,却没有看到有关虾蟆的篇章。他所遗失的并非仅是一首诗,每当捧起诗卷就会感慨万分。不应该落魄到如此地步的人,吟诵出的诗句却未能流传下来。试问你的胸中藏着怎样奇特的事物,是什么让你被遗忘?

在柳河之滨捕获到一只虾蟆,在酒宴上作为美味进献。不要说它的外貌丑陋,就像美丽的嫦娥一样。柳先生用豢豹作比,依赖韩愈的诗才得以流传下去。倘若如大吕才能代表国家一统的雅乐里缺了黄钟音一样。试问现今的州县官员其政策如何去施行呢?

我想寻求当初那位发掘的人做元首和导师吧!深挖东西的地方在于九泉之下啊!你的诗句被遗忘了实在是太可惜了!韩集中有诗句美好的虾蟆人人垂涎三尺地去吃它,也把大熊猫看成了残渣剩饭(这两句实是笑骂)。由于社会的昏暗和我们保护意识太弱还被抛弃在一旁受欺侮的环境中肆虐且毫不知情的许多小动物们和虾蟆相怜相惜着也一起被遗弃着啊!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多少年!回想起我年轻时的那些日子我还不知道读什么书啊!现在老了读到老人的诗句才发现书中自有颜如玉和黄金屋啊!然而读你虾蟆先生的诗作的老人却越来越少了啊!那么该如何对待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呢?涕泪纵横的事情让人不得不感到悲伤啊!而我这个孤独的人就只能倚仗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