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灵隐寺同吴马二公作》明李攀龙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李攀龙

《灵隐寺同吴马二公作》原文

武林台殿敞诸天,建自咸和第几年。

才到上方双涧合,飞来何处一峰悬。

梵音动杂江潮转,灯影长含海日传。

所以龙宫称绝胜,骊珠交映使君前。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灵隐寺同吴马二公作》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描写灵隐寺景色的诗。此诗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灵隐寺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吴马二公的敬意和友情。

首联“武林台殿敞诸天,建自咸和第几年。”描绘了灵隐寺的庄严气势,从“武林”二字,我们可推测诗人是在描述杭州这座繁华的城市,而寺庙的高大建筑与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用了“建自咸和”这一历史背景,让我们了解到灵隐寺的悠久历史。

颔联“才到上方双涧合,飞来何处一峰悬。”进一步描绘了灵隐寺周围的景色。上方的双涧在这里合流,形成一个美丽的画面。“飞来”指的是不知何处飞来的悬泉,使得灵隐寺更有一种奇幻之美。这里的景致就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既具有山水之趣,又有仙境之美。

颈联“梵音动杂江潮转,灯影长含海日传。”是对灵隐寺环境的进一步描述。梵音在江潮的声息中更为响亮,灯影在水面上摇曳,充满了禅意。这一联动静结合,不仅让我们听到了声音,也看到了生动的景象,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灵隐寺的神秘与庄严。

尾联“所以龙宫称绝胜,骊珠交映使君前。”是诗人的评论,他认为灵隐寺被誉为绝佳之地,是因为它美丽的景致和灵动的氛围,以及龙宫、骊珠等丰富的文化符号所带来的神圣感和崇高感。这句话同时赞扬了陪同自己游览的吴马二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壮丽的景色和深深的友情打动人心。通过它,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灵隐寺的美丽风光,更能感受到诗人的热情、友情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这是一首既有美景又有深情的诗篇,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想强调的是尽量保留原有的诗意和美感,尽可能地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出来。希望这个回答您能够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