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王给事使潞》明李攀龙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李攀龙

《送王给事使潞》原文

忆昔胡尘暗蓟门,六军如云集阙下。

天子授钺临轩槛,宜阳王公其人者。

风流旧出城朔方,简在新除大司马。

是时将帅实跋扈,倾耳履声入北斗。

引经答诏动称意,草檄提兵常在手。

帝力自堪制阃外,股肱佐命吾何有。

一从诛乱朝廷清,四海亦重尚书名。

看君少年青琐客,汉家今得韦玄成。

袖里弹章百不避,囊中谏疏垂欲行。

主恩三晋持节使,上党诸侯带砺功。

泛槎春度浊漳水,设醴夜宴虒祁宫。

归米炼石补造化,论思庭诤才何雄。

现代文赏析、翻译

这首诗充满了古典情怀,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此诗作于诗人李攀龙友人王某出使潞州之时,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某出使前后的种种情景,赞颂了其不凡的才华和品格。

首联“忆昔胡尘暗蓟门,六军如云集阙下。”诗人回忆起往事,那时边疆战火纷飞,朝廷军队云集在京城之下。这一联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下文的叙述铺垫了基础。

颔联“天子授钺临轩槛,宜阳王公其人者。”诗人赞颂了皇帝的英明决策,任命宜阳王公出使的决策。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友人的信任。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描述了友人的风采和才华。“风流旧出城朔方,简在新除大司马。”这是对友人的赞美,他的气质和才华都是出众的。“是时将帅实跋扈,倾耳履声入北斗。”这里诗人描述了友人在军事上的才华和智慧,使人听他的脚步声就感到如北斗之星一般可信赖。

“引经答诏动称意,草檄提兵常在手。”这里描绘了友人在处理政务和军事方面的自信和才能。“帝力自堪制阃外,股肱佐命吾何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承担重任的赞叹,也流露出对友人的高度期望。

然后诗人描绘了友人返回后的情景,“看君少年青琐客,汉家今得韦玄成。”“袖里弹章百不避,囊中谏疏垂欲行。”这里表现了友人返回后将会秉公执法,敢于直言的风采。

最后,“主恩三晋持节使,上党诸侯带砺功。”这里描绘了友人出使的目的和任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的深深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历史的回忆,又有对现实的歌颂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友人的描述,展现了古代文人那种忠君爱国、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