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伯承》明李攀龙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李攀龙

《寄伯承》原文

才子含香满玉墀,仙郎赋就几人知。

只今西省空相忆,扬马风流自一时。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寄伯承

明代 李攀龙

才子含香满玉墀,仙郎赋就几人知。 只今西省空相忆,扬马风流自一时。

首句写伯承才气横溢。“含香”,《白氏六帖》“郎官含香朝天”是也。古时以“含香”喻指官员的言行高雅,属文典雅有致。“满玉墀”,用《唐六典》“凡制服皆左曹,唯朝服以右曹,掌其仪式。其色,金以象春夏,锡以容秋冬,如朝服而饰之。金玉以言其贵重也。”这是说伯承才华横溢,品行高洁,不愧朝廷官员,正是人中之凤。这里赞颂伯承的文章、才学在诸位友人中是无人能及的。

“仙郎赋就几人知”一句,意思是说:像伯承写得那样好的诗篇,又有几人能理解呢?“几人知”又用《世说新语》中谢安的话:“真作《三都赋》使人含笑千里之外,孰云文章不贵。”说明伯承的才华和文章被社会所公认。然而诗中说“几人知”,实际上也就是说有许多人并不知,含意是很深的。作者很珍视与伯承的友情,对于他的一些不相知处也是略而不言。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感慨,自己这些日夜里没有一刻不为朋友的品格、文章而倾倒。“空相忆”表示心情一直是这样,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过来的。这种感情现在只有拿古人的风度来安慰了。“扬马”即“扬雄马融”,这里是拿他们的高超的文采和品格来比拟伯承。

这首诗,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融会在对友人才能的赞誉之中,委婉而得体。使感情在真挚而又含蓄的表达中得到体现,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由此可见作者技巧之娴熟。好的鉴赏语言往往风格朴实而含义深厚。“语言可以散文式、小说化”即是说我们写作那种能容纳许多生活情节,回旋余地大的文体时,运用朴实自然的鉴赏语言可以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