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李攀龙
洲边处士题鹦鹉,陂上公孙拥骕骦。
到日夏云生七泽,愁时秋色满三湘。
送刘户部督饷湖广 其一
洲边处士题鹦鹉,陂上公孙拥骕骦。
到日夏云生七泽,愁时秋色满三湘。
这是李攀龙写给友人刘经明赴任时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萍水相逢,友人将别而去湖广督饷,表达出诗人深深的惆怅。此诗借送友人归乡垦才为喻,极写自己满腹才华不得发挥,很是为朋友打抱不平的意思。“洲边处士题鹦鹉,陂上公孙拥骕骦。”这里的“洲边”即指黄州,清代时期出过有名的词人、书法家丁绍轼,自己住黄州已有多时,并为所处景点题了“鹦鹉洲”。“陂上”即指友人刘经明。“公孙”是对亲友故旧的尊称。“拥骕骦”是说友人如公子般,拥有骏马般的才华。这两句以黄州和友人的赴任地湖广作比照,说明友人此行是去施展才华的,而自己却像鹦鹉洲上的游客,纵有才华,却是闲置无用。“到日夏云生七泽,愁时秋色满三湘。”到了湖广地区,那里山清水秀,湖波荡漾,必将是生机勃勃,前程似锦;但自己将独留原地而满怀愁绪。古人用四季的景色来象征人的不同情绪。“到日夏云生七泽”来暗示友人的赴任地湖南,“愁时秋色满三湘”,用以喻心有难言之愁郁积心。“愁”字包含极丰富的心理刻画,既有知心的担心忧虑,也有远别的黯然神伤。“生七泽”、“满三湘”前加上一个“到”字,一个“愁”字把前方的美景和诗人的惜别之情完美的结合起来。末句渲染离别的气氛。“洲边处士题鹦鹉”,含着对友人的羡幕和惜别;“愁时秋色满三湘”则为别后凭添相思设置了背景。作者与友人即将分离在忧愁之中面对伤别的送别诗在凄清的氛围中怅然相对落泪使人低首含愁举杯话别凝眸不语良久万般心事最后只轻轻道一句珍重轻轻道一声珍重却又令人愁上更愁飘然离别而此后相逢无日竟成了诀别令作者感慨万分也令人凄怆难忘!古人常说临别要互赠诗歌以为凭想毕竟意难全握别在即只得补上一句多多保重。这句多多保重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凄凉相思赠言是一声不尽的浩叹诗以咏史为主寄托离情。这首诗与作者另一首《怀君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历史题材以寄寓作者的伤今之情融咏史怀古与抒情于一炉笔法空灵虚实相生令人回味无穷。这首诗的前两句落笔已自写景然景中含情暗寓心事。“题鹦鹉”、“拥骕骦”两句写得极其传神在百字短句中极言友人之才而字里行间自有一股伤情飘在其中极尽烘托之妙然则不详写送别何以可知友人离去黯然神伤矣!这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咏史抒发离情别绪借咏史抒发伤今之情借景抒情空灵之致颇耐人寻味!现代文译文如下:
黄州江边有个题鹦鹉洲的游客公孙公子刘经明拥着骏马般的才华就要去湖广督饷了。到了那里定是生机勃勃前程似锦;而我却独自留在原地满是忧愁。当您在督饷时看到那夏云生七泽的美景时也会想起黄州的我而愁绪满怀;当秋色满三湘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您来而黯然神伤。我们即将分别了但在悲伤之后,所有的故事也就淡出了诗篇只有在惆怅的眼神中祝愿一路平安、安康。在繁星般的星空下主客间以繁星似的心灵语留下两颗深深的泪……每当黑夜过后更灿烂的明天到临时则感叹着又要独自一个人熬过一个寂静无味的夜晚……您以后千万不要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埋没和荒废了…… 至于是否还有相见之日也只得一声珍重来相送了!也只得任凭泪眼相送了!至于相逢与否终是一个无法预料的梦……只有在这茫茫星海中寄予一腔深沉的心灵罢了。以后怎样走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