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泛湖次韵》宋吴潜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吴潜

《泛湖次韵》原文

尘里光阴梦里残,西湖莫厌白时看。

落花飞絮将春去,断雨零云入暮寒。

白发催人愁远道,青山笑我恋微官。

浮生要足何缘足,枝上鹪鹩尽自安。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一篇赏析:

泛湖次韵

尘里光阴梦里残,西湖莫厌白时看。 落花飞絮将春去,断雨零云入暮寒。 白发催人愁远道,青山笑我恋微官。 浮生要足何缘足,枝上鹪鹩尽自安。

这首诗是吴潜晚年退隐西湖时所作。吴潜一生宦海沉浮,晚年虽辞官归隐,但仍无法忘怀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切。

首句“尘里光阴梦里残”,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慨。诗人多年宦海浮沉,未始不是忧国忧民,但毕竟由于形势所迫,使他感到心力交瘁,他从污浊的政治现实中深切地感到人生的余日无多,正如梦中的光阴转瞬就要消残殆尽一样。所以接下去诗人发出了“西湖莫厌白时看”的劝勉。在西湖上观览景色宜人的季节,这正是诗人唯一能把握的实际利益,也只有在这段时间里,他才能暂时摆脱一切烦恼。因此他深情地嘱咐西湖:“莫厌”,即不要厌烦,我还会再来观赏你的风姿的。这是诗人对西湖的依恋,也是对自己精神的依托。

次句“落花飞絮将春去”是对“白时看西湖”的具体化描写。诗人春日漫步湖畔,面对着落花飞絮,感到流去的春光已不复返。这正是诗人多年来的亲身感受,由于年岁的增长,他越来越感到时光的虚掷,人事的炎凉,因此这句诗中既有诗人的悲哀,也有诗人的感叹。

第三句“断雨零云入暮寒”是写暮春天气。“断雨零云”,即暮雨潇潇,晚云黯淡。诗人此时身在景中,觉得天气的变化无常,刚才还是一片温暖,现在却使人感到十分凄冷。诗人把天气的变化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入暮寒”三字也暗示出诗人此时孤寂落寞的心情。

后两句诗则是诗人的自嘲和对归隐生活的自慰。“白发催人愁远道”这句诗表面上是说因有白发而催人发愁,实际是暗喻自己年龄已老,与在朝为官的资格不够了。所以不得不退隐远道跋涉回家。“青山笑我恋微官”则是说我对微薄的官职迷恋不舍,其实说笑的对象也是他自己调侃而已。“青山”即代指自然美景或别业山庄,“青山笑”即自笑我之恋官微薄岂止我独如此吗?原来诗人虽恋“微官”,但也早已厌倦了风尘,一心想着退休回家了。“笑”字看似平常,实极传神,“笑”者含有诙谐、调侃之意而又寓有感愤、不平之气;这样的妙用叹词是古诗词中不乏范例的(如唐郑谷“曾与蛾眉对愁眠”,哀怜之“眠”,竟作欣慰语)。在这充满自嘲、自娱、自慰的诗句中,诗人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最后两句诗:“浮生要足何缘足?枝上鹪鹩尽自安。”这是诗人从上面的“白发催人愁远道”和“青山笑我恋微官”两诗句生发出来的警句。“浮生要足何缘足?”句表达了归隐的决心;在诗人看来,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为名利而身心交瘁了;如果从简从闲,不贪恋权位而能安度晚年的话,倒也无怨无悔了。结句“枝上鹪鹩尽自安”取意于“鹪鹩巢林,不过一枝”,流露出鸟语花香、“久矣忘机事”(《盗贼记》)之感;“尽自安”三字极富有人生哲理意味;唯其不必名利双收,“浮生要足”,就能超脱尘网,身心获得休息和愉悦。可见吴潜还是一个具有人生真谛的人。

总之,《泛湖次韵》一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真实而亲切;它既反映诗人的精神世界、生活理想和处世态度;同时也反映出时代的、阶级的思想观念和氛围气氛。正因为如此这首七律不禁使我们想到范仲淹那些“心在江湖何论贱”、“名利忧患如何破此心中贼”、“彭祖为师更九十”、“明师作保如天全”、“欢矣南山枝上月”,“龟手夜窃端无弃”“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