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宋吴潜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吴潜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原文

见说蓬瀛上界连,谁知只在眼眼前。

但须牢踏脚根地,更要放开心里天。

世事可怜旋磨蚁,人情争慕集冠蝉。

若教禁脔曾知味,不似鱼羹饭泰然。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现代文译文:

听说蓬莱瀛洲是天上的仙境,谁知它就在眼前。只要脚踏实地就能站稳,更要放开胸怀才能看见无边无际的天。世间的事情就像微小蚂蚁的搬运,来来去去忙个不停;人世间的人们追求的东西也千奇百怪,但是不论多少变幻都难以让人满足。如果你曾品尝过禁脔这种美食,就知道其实普通的鱼汤饭就已经很美味了。

赏析:

这首诗以理观照,以从容淡泊的态度看待人生的得失,可谓淡而有味,韵致深长。作者吴潜生于宋末元初,此时宋朝已经灭亡,对于宋王朝的兴亡,他感慨万千。虽然被贬谪到了远离故都的地方,但他不因此而消沉,而是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首句“见说蓬瀛上界连”,借用了道家仙境蓬瀛和宋代理学家邵雍的典故。“谁知只在眼前”,一转语,把“蓬瀛”拉回现实世界,指出它就在眼前。“但须牢踏脚根地”,这“脚根地”即人间实际。现实虽不等于幻境,但要相信它有无限的广度,就像要登山时必须先踏牢“脚根地”。“更要放开心里天”,心里的天空既然是无穷尽的,又何必像无边的天空那样拘谨、束勒不放呢?以上四句展示了诗人从实处着想,用乐观态度看待现实人生。

在南宋多的是偏安一隅、自我安慰的文人士大夫。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消极避世的思想,或者表达对江山沦陷的痛苦和“遗民不载天王书”的怨愤。吴潜这首诗却表达了一种不同寻常的人生观念。在“世事”如旋磨蚁、人情争慕集冠蝉的情况下,他劝慰人们不要被虚浮的外物所迷惑,而要追求一种从容淡泊的人生境界。

诗的结尾两句是诗人对从容淡泊人生观的进一步阐释。“禁脔”比喻极其珍贵、美食之人深惜其味的食品,常引申以比喻密藏着的珍贵事物或稀少而独擅的机会。在两者中做出选择本来很难,“若教禁脔曾知味”,显出无可奈何的神情,因为有这种深味存在就不能不使尝此鲜者为之逊口了!如此深处更具毫迈自放的热情在憎却争竞纷纭的高唱之际产生一点人各有志的低回也是很自然的情绪!倘若带着佛教一般万境回互归于一体感受将这份深厚淳和的味道把握深凝三致颂之热情开来的话!又将会产生一种怎么淡而有味的滋味呢?恐怕是耐人寻味吧!

总的来说,这首诗中流露出来的思想境界是积极的,他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从容淡泊的人生境界。这正是这首诗的一个重要价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