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江上送别胡国子北上》明宗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宗臣

《江上送别胡国子北上》原文

建业城南江草碧,杨子渡头江雨白。

青山双屐晓逢君,明月孤帆夜催客。

英雄四十困樵渔,于今谒帝承明庐。

燕市黄金大如斗,袖中一片贾生书。

现代文赏析、翻译

江上送别胡国子北上

宗臣

建业城南江草碧,杨子渡头江雨白。

青山双屐晓逢君,明月孤帆夜催客。

英雄四十困樵渔,于今谒帝承明庐。

燕市黄金大如斗,袖中一片贾生书。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送别而作,表达了友人北上应考,自己则困居樵渔的牢骚不平。但是对友人北上进取又非常钦佩,用贾生、范少伯的典故赞扬友人的抱负。

“青山双屐晓逢君,明月孤帆夜催客。”作者用明丽的晨曦来描绘友人北上应考的神态。清晨,青山绿水间,友人一双轻便的屐履,从容不迫地赶着路程。这一路是如此的悠然自得,精神抖擞。“明月孤帆夜催客”,夜晚则又是一番情景:朗月之下,友人就要踏上征程了。“催”字写得极为生动,孤帆远影,江天一色,长风破浪,前程万里。那积极向上的精神面相当明显。而作者以寥寥几笔,就使友人的形神活现于眼前。这首小诗有写景寄意明朗秀逸之致。

诗人本身也沉沦失意之人。“青山”、“双屐”之人却不能援引为同调。“英雄四十困樵渔”,说四 十岁的自己只好屈身于樵夫钓手之中。“叩阍乏舌”,就当时情况看,仕途险恶,满朝权贵可能不为直言者所容。这二句,是相当沉痛的。

“于今谒帝承明庐”,说友人当前已改变身份,进京应试了。“承明庐”,汉承明殿旁设侍臣值庐,后因以称翰林院。友人北上应考,已进京师之门。后二句则对友人的前程抱有信心。“燕市黄金大如斗”,意言应考取中之后,黄金如雨的洛阳道上,得意者将会笑傲江湖。“袖中一片贾生书”,意言友人上京应试是带着满腹经纶之才的,必能发挥如贾谊的才能于朝廷之上。“一片”与“大如斗”相对,前者轻快诙谐,后者雄健豪壮,音节上有乐章感。这两句诗把作者对友人的期望和信心也表达出来了。

这首诗用典贴切而意含幽默,把送别者的感情表现的相当充分。

现代文译文:

建业城南,江边岸畔的野草青绿遍地。雨后的江面上一层白白的水雾,连天接迷迷蒙蒙大地一片。这天早晨碰巧遇到你(国子先生)在那青山绿水的地方拾掇装备。真荣幸你我当年(朋友同行)在大雨中的“座谈”(汪:其实二人未尝没有碰面)“都错了对象”一心向往匡时济世的伟大事业结果却是跑到杨子江边“杀鸡取蛋”。 别看眼前我们二人如今都被“贬谪到边疆当小官”(注意这里的地点及官职与诗人本意——所以作现代汉语译文及评点均不是古人的“知错就改”)。其实这世上黄金多得像雨水(燕市黄金大如斗),可真正识得宝玉的人却难找(袖中一片贾生书)。你(国子先生)要上路了,我送你一程又一程,(我)要一直看着你乘船出发好远远离开我。我们本是英雄大丈夫,何必非要一起“隐居山中”呢?等将来你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时,(我一定)再来与你一起喝酒作乐吧!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