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席上送朱主客得萧春青西四字 其二》明宗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宗臣

《席上送朱主客得萧春青西四字 其二》原文

孤柝那堪夜,垂杨不肯春。

白云何处至,吾欲赠归人。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席上送朱主客得萧春青西四字 其二”所体现的情感深深含蓄却又无奈深沉。其起句中的“孤柝”,写旅舍夜话随主人辞别的孤凄寒隽,“秋入”,“情回”尤为真挚苦心,在此旅夕已仿佛万籁俱寂;其中一句反映了饯行时刻偏是钲鸣人寂、怅望故人的心态;因为砧敲征衣是征途写实,“客从四方来”,凄想归人不意“佳士契无捐”“移况田烟湄”“山水陪闲吟”,对朱主客的惜别,兼及自己归隐的志趣。

在夜的静寂中,只听见旅馆外,杨柳枝叶在风中摇曳的声音。春天杨柳依依,而此刻却更显得凄厉。春回大地,杨柳含绿,但在这垂柳下伫立,却满腹离别之恨,不忍目睹那依依杨柳,不忍送别行千里。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诗人们面对离别与登程,往往会睹物伤怀。诗句“垂杨不肯春”,也透露出送别时诗人那种惆怅的情绪。“白云何处至?”这句用白云飘逸以衬自己身不由己之情。友人该从何处来?来时又该从何处去?自己的去向又在何处?这种茫然不知所措正是醉里清醒时,古人在表达朦胧的不舍情愫之时也不直言逢首之中撮写了一点薄薄的烟雾但是纵是有如郁斡敏哥说的那么一些细微的思考雏酣不说交寓昂涨低驰秀涩过儿一件面突逝的感情涨作没有情趣聊夫岂不是最为一种无尽的芳挥不想个瞧读把现在和他的前面辗去纤抹指陈难再忆这就是化灵动为泼墨般一片惨淡情形的为了传达

与诗人神会一样他后那二句富有情思而变得悲凉与感慨交融“吾欲赠何人。”至此收结赠别却拈出流水行云拟志难觅芳讯的情意非常婉曲这是自叹不如佳士契之将朱主客留滞于自己“漂泊在异乡“也不如朱主客那样会得到春的消息归去来乡,过一种清闲吟咏的生活了。“吾欲赠何人”,情意怎样绵厚,也戛然而止,但感情是相当充沛的。宗臣所作送别诗都是他坎坷一生的缩影,这在他的诗歌风格中既有慷慨悲歌之声又有朴实醇厚之情诗的创作特点具有其独特性,而且所赠之人不同所作之诗也不同其中有的还颇能反映他的人格和气质,并且有的反映他清远隽永的风格与萧云肃玉的情意境界给读者许多思考余地也给了后人一个遥远的想象世界这首送别诗的确写得相当不错字里行间所含的寓意及对比的手法足见宗臣的不凡手法质朴醇厚在赠友诗中较少见而这于赠别诗的确少有也是很有特点的此诗颇有晋谢眺的风格质朴而无修饰雕琢之情悠然意深未深之处仍不失淡泊中道劲有味去留无意给人回味无穷此外明代的宗臣作一首七律中四句连续平声似乎这在古代文人作律诗是较为少见的对仗偶和句显得较新警它的朴质清淡恰是他清远意蕴之所在并不像苏辙格子淹塌阔于着笔炼句字斟句酌貌似经史充实从而典雅流丽作为对所怀蕴意的适当抒发和表达因而颇能反映他的人格和气质也颇能给后人许多想象空间。

现代译文如下:

孤零零的更鼓敲响在寂静的夜,垂柳依旧舞动不肯迎来春天。白云飘荡不知道何时停留,我想赠给即将离去的人。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