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五月歌》明宗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宗臣

《五月歌》原文

五月淮南寻旧庐,百花洲上杨柳疏。

故人朝对白蘋渚,胡儿忽传赤羽书。

千山燧熢照芦荻,满地干戈尽樵渔。

孤舟江海欲何之,双眼乾坤空泪予。

东南半作豺虎窟,闾阎忍使蛟蜃居。

苍生之血淮水赤,请问将军意何如。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五月歌》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以及对政治现实的强烈不满。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在五月的淮南,诗人寻访旧日家园,只见百花洲上杨柳稀疏,一片荒凉。在这里,他面对的是百花凋零、世事如梦的悲凉景象。诗人想起了故人,他们在朝中面对着白蘋渚,而边疆的消息忽然传来,说胡儿们正在传递赤羽书,暗示着战事的紧张。

此时,淮水两岸的山川被烽燧照亮,芦荻在火光下摇曳生姿。然而,这片土地上却充满了干戈和战乱,樵渔们被迫离开家园,寻找新的生活。诗人独自一人在江海之上漂泊,眼中只有空洞的天地和泪水。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东南地区的局势,豺虎、蛟蜃等恶势力盘踞着原本安居乐业的乡村。苍生们的鲜血染红了淮水,然而将军们对此却无动于衷,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

全诗以五月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乱中的淮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乱和政治腐败的痛心疾首。诗中用词朴素而真切,表现出诗人的真情实感。

同时,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将军们的质问,这也反映了他对政治现实的强烈不满。总的来说,《五月歌》是一首深沉而动人的诗篇,通过对时局的描绘和思考,展现出诗人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