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宗臣
洛阳城北春云稠,洛阳城南伊水流。
伊水泠泠去不返,千山万山明月愁。
原诗是:“ 洛阳城北春云稠,洛阳城南伊水流。伊水泠泠去不返,千山万山明月愁。” 我们对它进行一些分析之后,大致知道这可能是以暮春的景色为背景,寄托了作者的一些情感。接下来我们尝试用现代文进行翻译和赏析。
现代文译文:
在洛阳城北,春云密布,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无言的故事。城南的伊水静静地流淌,仿佛带走了一切,而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复返。周围的群山连绵不绝,夜晚的月光洒在山间,给人一种深深的寂寥感。
赏析:
这首诗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作者情感的抒发。首句“洛阳城北春云稠”点明季节和地点,用“春云稠”来形容春天的云,非常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看到那浓郁的春云在洛阳城上空缭绕。而第二句“洛阳城南伊水流”则交代了地点和流向,通过“伊水”这一富有文化内涵的元素,使诗歌更具有了诗意。
接着的三、四两句,“伊水泠泠去不返,千山万山明月愁”,是对前两句的升华,也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泠泠”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伊水的静谧和远离尘世的氛围,“去不返”则有一种时间的流逝感和无可挽回的伤感。而“千山万山明月愁”则把自然景物与作者的情感紧密结合,以明月的“愁”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寂寥和忧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营造出一个深邃的艺术世界。它让我们看到了春天、河水、山川和月亮的美丽,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那难以言表的忧郁和愁苦。在这里,“伊水”不仅是一条具有象征意义的河流,更是一个富含文化内涵的元素,使得这首诗在单纯描绘景色的基础上,赋予了更深刻的人文内涵。
这种描绘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简单勾勒,而是借助自然的景象表达了人性的深度思考和对世界的深深眷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洛阳城北春云稠,洛阳城南伊水流”这种深刻的情感共鸣是不会改变的,它将跨越时空,传递给每一位欣赏这首诗的人。它也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表现,希望这份深深的眷恋能激发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