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日苦短辞九章》元贝琼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贝琼

《日苦短辞九章》原文

日苦短,夜何长,蟋蟀悲鸣在北堂。

白露下,河汉明,黄姑织女东西望。

抚云和,荐清觞,同心胡为各一方。

麟有趾,凤有章,苍姬感之国乃昌。

世之微,佞为良,铅利一割投干将。

悦巧辞,隳大防,蟾蜍食桂廱毙桑。

圣去鲁,轲游梁,道既枘凿徒伥伥。

昔少壮,今老苍,朝荣暮歇同舜英。

胡不归,阻异乡,孰假以翼今高翔。

现代文赏析、翻译

元代的诗歌艺术家,贝琼用饱含情绪的文字创作出这首诗。他说,我们日常面临的一些困境和心境,有时真如飞鸿掠过天空般短暂,这便构成了他的诗歌的主题。此诗题为《日苦短辞九章》,这种情绪上的紧张感就通过诗名显现出来。他写出了人生活的矛盾和困惑,虽然内容朴素,但表现了深重的思想。

诗的开篇,他表达了“日苦短,夜何长”的感慨,夜晚的漫长与白天的短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无奈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情绪在他的诗句“蟋蟀悲鸣在北堂”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蟋蟀在北堂悲鸣,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接着,“白露下,河汉明,黄姑织女东西望”这几句,他用天河、白露、河汉等自然景象描绘出夜晚的静谧和深远,同时也借黄姑织女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向往。

然后,“抚云和,荐清觞,同心胡为各一方”这几句诗人由想象回到现实,从“抚云和”这样的描绘中透露出对于不确定生活的迷茫和对未来无限的向往,“荐清觞”是饮尽生活酸楚的动作,“同心胡为各一方”是对“日苦短,夜何长”这种感受的表达和哀怨的抒发。然而,即使同饮一杯酒,人们却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各自面对各自的生活困境。

在诗的中间部分,“麟有趾,凤有章,苍姬感之国乃昌。”诗人借用神话中的瑞兽和神鸟来表达他的理想和希望。他希望人们能够像麟、凤一样有美德和才华,能够有力量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然而,“世之微,佞为良,铅利一割投干将。”这又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弱点。人们往往被利益蒙蔽双眼,丧失了本心。

最后,“圣去鲁,轲游梁,道既枘凿徒伥伥。昔少壮,今老苍,朝荣暮歇同舜英。”这里他回顾了人生从壮年到老年的转变,人生如同白驹过隙,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是生活带来的苦涩体验。“朝荣暮歇同舜英”象征着生命如花朵一样盛开又凋零的道理,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切理解。

再看尾句“胡不归,阻异乡,孰假以翼今高翔”,无论怎样的抱怨、埋怨甚至谩骂都是无效的反抗形式,“故何不回高翔”。到后来甚至连被忽视的可能性也成为了你主人的又有人精心树立了你塑造的石碣你不语/抬起头谁才是好相识向且翘它步步烟霞去归依的另一枝。“胡不归”,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抗和质疑,“孰假以翼今高翔”,是在无奈之下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向往。

贝琼的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困惑,但同时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向往。他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重的思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