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赋西山爽气亭 其二》元贝琼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贝琼

《赋西山爽气亭 其二》原文

朝朝揽翠一凭阑,田里从教懒不冠。

梦破喜闻秋雨霁,神清疑对雪峰寒。

霓裳琴曲传三叠,石鼎车声出九盘。

南北驱驰亦何事,西风尘土没征鞍。

现代文赏析、翻译

西山爽气亭

贝琼

朝朝揽翠一凭阑,田里从教懒不冠。

梦破喜闻秋雨霁,神清疑对雪峰寒。

霓裳琴曲传三叠,石鼎车声出九盘。

南北驱驰亦何事,西风尘土没征鞍。

首先从这首诗的字面意义上去解读,“爽气亭”在山西寿阳西山主峰上。一位仕途失意的元代文人早晨带着心中的郁闷,来到亭中欣赏西山美景。亭子位于山顶,居高临下,可以揽翠,可以远眺。他每天来到这里,靠着阑干,欣赏着美景,心胸为之开阔。但因为官场失意,不愿去官场应酬,所以懒于冠戴整齐地去见那些所谓“朋友”的客人。“田里从教懒不冠”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心中复杂的感情。白天这里看看景致,晚上听听蛙鸣,做做梦,心中乐在其中。忽听夜雨过后,秋去冬来,世间万物都为季节的变换而忙碌着,这引发了他无限的思绪。“神清疑对雪峰寒”,内心之中所惊惧者北风呼呼,飞雪即至,凝视中雪山如同顶天立地的玉柱一样屹立在那儿,山下是否会被冰封或铺上白皑皑的一层雪花而透明清凉的世界真是超凡脱俗之感让人心灵得以释然。

诗的后面部分则由景生情,写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无限喜爱之情。“霓裳琴曲传三叠”,借用《霓裳羽衣曲》典故,说明他向往仙界的生活。“石鼎车声出九盘”,亭子四周有奇花异卉,鸣禽声不绝于耳;而亭下又有曲水流觞,小车盘曲而过发出的声响,此情此景正合他狂放不羁的个性。“南北驱驰亦何事”,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西风尘土没征鞍”,是作者对世俗官场的厌恶之情的升华。他觉得在战乱年代奔走于南北之间没有什么值得推介的。因此他选择隐逸生活。整首诗通过对西山爽气亭景色的描述以及对亭外世界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爽气亭美景的喜爱和对闲适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艺术手法与诗人借物咏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歌开头写“朝朝揽翠一凭阑”,而每天登亭的则是不同的人和事情引发他产生不同的心境和情感变化;早晨可能是看到美景而心旷神怡、心潮澎湃;中午可能是因闲散而心情放松;晚上可能是听雨霁之后则又产生了一种新情绪而变得神清气爽。因此整首诗的情与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构成了诗的内在结构与外在韵律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艺术境界。这首诗清新明快、淡雅秀丽、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飘逸、清丽、雅致、淡泊的意境之美也正是贝琼诗歌风格特点之一。同时它也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造诣对于了解元代文人生活情趣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