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贝琼
野老读书溪水南,浑如杜甫百花潭。
安得仙人来七七,且从禅客语三三。
山多秋雨都荒菊,树著新霜未熟柑。
更约葛洪丹井上,好诗连夜为君谈。
当然,我会为解读这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和现代文译文:
“野老读书溪水南,浑如杜甫百花潭。”这里借用杜甫“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诗意,以溪水南畔的野老,比喻在紫微山下湖边读书的僧照觉原。玛瑙寺坐落在杭州西湖边,所以诗人把这里描绘成一个风景如画、幽雅宜人的读书场所。“浑如杜甫百花潭”,是说这里环境之幽美不减杜甫在成都草堂的生活。
“安得仙人来七七,且从禅客语三三。”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把僧人巧妙地与道家的修炼和佛家的禅坐结合起来,富有禅意。“七七”是僧人做功德的期限,“三三”是坐禅的时间。诗人在这里不直接点明“坐禅”,却说“安得仙人来七七”,自然就把僧人与修炼联系起来。同时又用“且从禅客语三三”来写他和僧人的交谈,把那种清谈、雅集的场面表现出来。
“山多秋雨都荒菊,树著新霜未熟柑。”在上一联中,诗人表现了玛瑙寺环境的清幽,在这里则描绘了寺周围的美景。深秋季节,玛瑙寺周围多雨,满山菊花都得到了滋润;玛瑙寺周围树木参天,虽然新霜已至,但柑树却因秋雨滋润而硕果累累。这一联对仗工整,既表现了山川的瑰丽景色,又表现了诗人的高逸情怀。
“更约葛洪丹井上,好诗连夜为君谈。”最后两句中,“葛洪丹井”是玛瑙寺的名胜之一,相传是晋代道家学者葛洪在此炼丹的遗址。诗人邀请照觉原到那里游玩,暗喻了他们的友谊将像那井泉一样长流不息。最后诗人说“好诗连夜为君谈”,显然他们将要继续前一段时间的诗歌交流。整首诗用典贴切自然,构思巧妙,把景色、人物、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玛瑙寺的幽雅环境,并借此抒发了诗人的高逸情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元代诗歌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