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歌行长短句题橘轩卷后》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歌行长短句题橘轩卷后》原文

昔有苏耽君,丹成不肯去。

乞取巴中老龙唾馀核,化作江陵紫霞树。

凿井苏君陂,下通长桑所食之上池。

一杯复一叶,千人万人却杖归。

其后八百年,陆翁手种树,乃是翁家郁林太守之所怀。

聊采仙君名,用以颜其斋。

翩然渡淮水,不忧此树化为枳。

卖药长安中,携壶汝南市。

交州薏苡让功力,魏苑葡萄失颜色。

丹苞琼瓤崖蜜寒,坐令消渴蠲文园。

何以报汝披琅玕,云舒锦粲龙虬蟠。

更后百馀年,有孙髯参公。

笑谓王子,腐史何庸。

木奴千头,以当素封。

宁如宝此卷,洞庭秋霜箧笥中。

现代文赏析、翻译

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歌行长短句题橘轩卷后》是一首富含哲理和象征的诗。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中,诗人以苏耽的橘树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苏耽的橘树由龙唾余核化作,象征着不凡的人生和坚韧的精神。苏耽的故事流传了八百年,直到陆翁手种的那棵树,成为郁林太守的怀想。这棵树也象征着诗人自己曾经辉煌的人生和历史。

诗人借用苏耽的故事,将其用作自己的斋名,寓意自己的人生经历如同苏耽的橘树,曾经辉煌,如今虽已过去,但仍值得珍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够像那棵橘树一样,永不消逝。

在接下来的百年中,孙髯参公的出现,他嘲笑腐史无用,建议种木奴千头,而非拥有宝此卷,反映出孙髯参公对于世俗功名的不屑,却欣赏此卷。在他眼中,宝此卷更具有价值和意义,那就是传承经典。诗人在这里寓意了自己的文章就像这张橘树卷,是需要一代一代流传下去的瑰宝。

整体来看,这首诗富含人生哲理和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期许。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决心。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