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王世贞
詹家琪树五百年,色压万卉当春先。
根如铁龙蕊如玉,能使石壁增清妍。
马儿丹青得父笔,为梅传神神颇全。
当时主人大好事,遍乞虞揭诸名篇。
伯机一书独遒发,与图三绝嗣郑虔。
老梅枯死圃亦废,此卷一分沈虞渊。
仍孙侍御出按部,夜有光怪腾奎躔。
不知何人致此卷,捧视绝倒几成颠。
延津剑合犹化去,合浦珠返宁天然。
归陈祖庙集子姓,天球大训不敢前。
金华山头紫郁浡,鳌溪水脚青潺湲。
故家何必问乔木,五尺绢素高摩天。
他时努力效鼎实,与子别结千秋缘。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一位名叫詹明甫的友人马鲜于枢书法和画作的赞美和敬仰。诗中描述了詹家世代相传的马氏画作,赞扬了其艺术造诣之高,并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詹家世代相传的画作,表达了对詹家的敬意。詹家的家族传承,如同五百年前的神树一样,代代相传,其画作展现出艳丽之色,独领万卉于春天绽放的风采。色彩艳丽而清澈的画卷背景,是铁龙般根须与如玉般的盛开的花朵赋予石壁的美。马儿的丹青技法得以完美传承父亲的神韵,对梅花的表现神似生动,十分完美。而此画的传播故事亦充满传奇色彩,引人入胜。
接着,诗人赞扬了马鲜于枢的书法造诣。他的书法笔力遒劲有力,与画作相得益彰,继承了郑虔的书法三绝之技。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老梅枯死之后,画作也随同荒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艺术品的命运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随后,诗人描绘了詹明甫的孙子在担任按部时夜观天象时发现了这幅画作,感叹其珍贵。画作被视为家传宝物,在家族中珍藏并传承下去。诗人用华丽的辞藻描绘了画卷中的紫郁蓬勃景象和青色的溪水潺潺,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美的氛围。
最后,诗人鼓励詹明甫的后人继续努力发扬家风,效法鼎实之才,为家族和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诗中表达了对家族传承和后代的期望与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马鲜于枢的书画技艺和对詹家家族传承的敬仰之情,传达了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赞美和传承的重要性。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鉴赏力和深厚的家族情感,也为中国文化传承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