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贻张明府》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贻张明府》原文

一官知久厌,何事复泥途。

自长朱门傲,谁怜白雪孤。

百钱行处有,双屐倦来扶。

况是春山里,村村闻鹧鸪。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贻张明府》诗作,展现了一种人与山水之间清静平淡、从容自然的情怀,与文人墨客们在山水之间寻求精神寄托的主题相契合。

首联“一官知久厌,何事复泥途”,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之情。这里的“一官”指的是诗人长期担任的官职,而“泥途”则暗示了官场的艰难与复杂。这种厌倦之情源于诗人对官场浮华、虚伪的深恶痛绝,也体现了诗人对质朴、纯真生活的向往。

颔联“自长朱门傲,谁怜白雪孤”,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苦闷。这里的“朱门”代指富贵人家,“白雪”则指诗人自己高洁的人格。在权贵面前,诗人虽然显得孤傲,但却无人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种苦闷既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独白,也是对世俗观念的反思。

颈联“百钱行处有,双屐倦来扶”,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场景。在这里,诗人仿佛看到了乡村百姓朴实的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百钱是行路所需的钱币,双屐则是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回归自然的表现。这种场景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尾联“况是春山里,村村闻鹧鸪”,诗人用鹧鸪鸟的叫声象征着故乡的山水,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春山里”象征着生机勃勃、纯朴自然的环境,“村村闻鹧鸪”则描绘了故乡的山水之美和人们对故乡的热爱。这种思念之情既是对故乡的眷恋,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乡村生活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质朴、纯真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诗中流露出一种从容、平淡的精神追求,这也是文人墨客们在山水之间寻求精神寄托的主题之一。通过这种情感的表达,这首诗具有了文化传承和价值认同的意义,同时也给人带来了心灵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