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娄东卷》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题娄东卷》原文

我昔娄水曲,结茅生事微。

秋云挂江树,朝日满荆扉。

岁晚观穫罢,田家招饮归。

偶为鸥鸟忌,虚惜鲈鱼肥。

见尔谈乡故,闻音疑是非。

纶竿未能把,相对欲沾衣。

现代文赏析、翻译

昔日我曾居住在娄水曲,茅屋生活简朴又清苦。

秋天的云彩高挂在江边树,朝阳洒满丛丛荆棘。

庄稼收割已到岁末时,田家邀请我一起饮酒。

偶尔被鸥鸟所忌讳,却空自惋惜鲈鱼肥。

听你谈论乡里旧事,不禁疑虑是否真实。

不能执竿垂纶,相对只能落泪洒衣。

这诗篇里的叙事有明确的时段标记——青春逝去的无常人生体悟以及复归于故里安定的慨叹:那个地方于我已发生了实质的变化,“挂树”“满日”等色彩暖冷的直接感官认识比现实回照要“实质”。被白鹭或其他忌人的鸟疑为本地强宗世家的田姓地主之子,“鸥鸟忌”一语双关,将那种无常之感渲染得十分传神。故人乡事的辨真是非在王世贞看来十分重要,或许其中包含了他青春时期不为人知的种种幻梦,他曾经无法摆脱它们,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这也可看出他后来再入官场时的隐逸情绪。“未能把”“欲沾衣”显然是被拒的借口。纵然是无缘此境也须尽此一段人事造化。这是一种伤感却又近乎于潇洒的自嘲。“纶竿”两字尤妙——不可得又如何?那只有听任自己的思绪从今已矣地漂泊下去了。诗以一种超脱而又沉重的口吻述说了一段无可奈何的乡情乡思,无论对人对己都是一种痛苦的慰藉。本诗属长调诗篇,当从四散的情感素材中“理性”上收尾;此诗写自己久别后归来娄东之事,尽管才情四溢、繁花簇拥、锦瑟华彩;却不可抗拒的老到,情事非故的酸楚无法如他人回到故乡时写些“春风得意”“喜气洋洋”之类的文字;故而只能以“虚惜”“疑是”“未能把”“欲沾衣”等词句来表达一种既超脱而又沉重的心情。这种心情是诗人自己造成的,也是他所必须承受的。

此诗在艺术表现上亦是风格质朴厚重;景致选择色彩艳丽却又分明隐含着抒情人的感伤失意与风华不在、梦幻飘零等心绪在内,唯如此才是真情入篇、“故国神游”。于是藉风光明媚但未能游人也被人后人借用种种遐思创造的抒情语丝异香馥郁——大凡这一类作者、读者的心理轨迹亦大抵如斯罢了。最后三句化用典故不露痕迹、流露出乡思与“风人”情致且寓悲喜交加的情感因素交织在内——这一点尤为耐人寻味!因此本诗的确堪称明代山水诗人佳作之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