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重登岱岳四首 其四》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重登岱岳四首 其四》原文

大火人间郁欲流,嵯峨萧瑟吐高秋。

鸡声忽讶淮南过,鸟迹犹疑舜帝留。

返照金泥时自跃,过云石髓迥堪愁。

君王未许东封奏,空向长安问子侯。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在重登岱岳之后所作,通过对泰山壮丽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首句“大火人间郁欲流”,大火是中国古代的星名,此句以大火星比喻人间繁华热闹,如同水流一般涌动。王世贞重登泰山,看到人世间繁华喧嚣,心中涌起一股感慨,如同大火在人间流淌。

“嵯峨萧瑟吐高秋”一句,描述泰山在深秋时分的景象,山势巍峨壮丽,冷峻的气氛中带着凄清的悲凉。这里的“高秋”既指泰山的高峻,又象征着秋天的深远和寂寞。

“鸡声忽讶淮南过,鸟迹犹疑舜帝留。”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听到鸡鸣声和看到鸟的足迹,联想到历史上的帝王舜帝曾在此地留下足迹。这里既有对历史的思考,又有对未来的期待。

“返照金泥时自跃,过云石髓迥堪愁。”这两句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金黄色的光芒洒在山间,云彩飘过如同石髓。这里的“金泥”和“石髓”都是形容泰山壮丽景色的比喻,既表现了泰山的壮美,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最后两句“君王未许东封奏,空向长安问子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认为君王尚未许自己达到东封的标准,也就是封禅大典的标准,他只能空自向长安去寻求功名利禄。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泰山壮丽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