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王世贞
秋声忽傍羽书寒,易水萧条雁影残。
今日和戎无魏绛,当时结侠有燕丹。
府僚高宴从军乐,客子悲歌行路难。
莫向旧台称买骏,倦游无计可辞官。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履魏三日受策易,行府承诸公为会。高台有作情茫茫,无物不可悲。秋风忽从边塞至,其色惨淡,其气悲切,更鼓之声传来,愈发令人感到肃杀之气。和平时日,无事边事,然烽火忽警,虽欲不寒而栗也。戎幕之下,宾僚传杯,高歌大乐,然而慷慨壮士听了,未免又生无限悲凉。此地古称壮士之乡,听此歌,行此乐,令人不能不为之神伤。此公宴后登台,欲作骏买之游耳。然其情其景,已令人愁怀难遣。以末句之意思收结,则此会非欢宴之会也。此诗在写景上颇具特色。首句写景中寓情,以“羽书”二字点出边塞之事,极为凝练。次句以“易水”点出饯别之地,萧瑟秋景,如在目前。三句以“无魏绛”三字慨叹边情无聊,四句以“有燕丹”三字用古事抒发豪情。“时”“事”两点明主旨,“无事生事”“诸雄之策”。他一开始就把人的份量置于此,铺衍为主旨的“正脉”,的确显示出高手从容驾接而涉笔成金的手段。一树杆枝倒扫或兼而置之均可(边疆及士卒不宜概从略也)。
此诗前四句含蓄而凝炼地写景抒情,后四句则直抒胸臆。前四句情景相生,已把羁旅之情、从军之乐、悲歌之感、登台之愁写得淋漓尽致;后四句则如天马行空,不受格律束缚,而能贯串一气。诸公登台设宴以作高会之时所云何话,也便一目了然。“莫向旧台称买骏”以骏马卖场旧台指有雄发指旧游之地的感伤;从而表现出有志不得伸的苦闷及知音难得的怅惘之情。前人形容佳句巧制乐府“虽信美而非才之极也”。此处似应合此三句均有意无意冲口而出而又颇为自然的特点而加以强调“倦游无计可辞官”这句深情直率而无可奈何的话表明作者为时不短的旅居生活感到厌倦,知己难求便不在话下,这也就是他不能不辞官的原因了。
总的来说,《履魏三日受筴易州行府承诸公为会高台有作》这首诗写得沉郁苍劲,感情豪放而深挚。情景交融而富于变化。诗人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深刻的主题。这是一首优秀的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