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得仲蔚所寄乱后诸诗有感》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得仲蔚所寄乱后诸诗有感》原文

避地乾坤小,愁身岁月遥。

荣华酿兵革,丧乱饱渔樵。

隐士紫芝曲,朝廷黄竹谣。

异时真愧汝,薄禄总难消。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原文给出的要求,所写的赏析:

得仲蔚所寄乱后诸诗有感

明 王世贞

避地乾坤小,愁身岁月遥。 荣华酿兵革,丧乱饱鱼樵。 隐士紫芝曲,朝廷黄竹谣。 异时真愧汝,薄禄总难消。

自永城移家以后,江南地方已不可久留了。山明水秀之地已化为废墟,繁华已付水东流,可堪回首!战争连绵不断,人民无法安居乐业,饱受战乱之苦。只有战争才使得荣华变成兵革。作者生活在这样的乱世,却到处奔波流离,备尝苦难。唯有与知己仲蔚相濡以沫,倒也苦中作乐。

“紫芝曲”和“黄竹歌”典出《列仙传》,仲蔚是古代的隐士,他喜欢居住在荒凉偏僻的地方,种紫芝等仙草。汉初人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写下了动人的黄竹歌,歌中抒发了他忧国忠君的情思。“紫芝曲”与“黄竹歌”寄寓着两位诗人热爱祖国,关心国是的忠贞情愫。对归隐的鄙视和对当朝的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异时真愧汝”一句将眼前对好友的思念之情扩展到将来。朋友已天各一方,只能靠薄禄养家糊口,这种生活总不能长久。将来有一天,战乱停止了,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了,我们再相聚时真要愧对老友了。“愧汝”是因为能与好友共尝艰辛的生活,也是因为生活富裕后不能再与好友一起谈诗论文、饮酒作赋了。

这首诗以直抒胸臆入手,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合为一体,感情真挚而深沉。从“避地”、“兵革”、“丧乱”、“异时”等词句中可看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抨击。以归隐、退却的世俗来衬托出高昂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尽管在逆境中此而不衰,品格甚高洁;并希望将来能够为国尽忠做好准备。王世贞曾说过“读诸葛《出师表》而不为之感动泣下者,固无心于忧国者也!”可见他的诗风和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及个人理想、情操有关。他的诗风笔力苍劲豪放、不摆“婉约”老调;但立誓报国的志向决不因诗风而改变。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