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王世贞
万历之岁庚在辰,我师拍手谢世尘。
西竺西池总西蜀,阳月阳日归阳神。
晴霞两片衬腮玉,夕宿数点搏眉颦。
凝然金刚不坏身,独立宝座凌秋旻。
是时弟子皆伏泣,手剑忽挺光鳞鳞。
老生舍身侍香火,自甘佛奴或道民。
谈无说有世不一,学士见挽传师真。
少将灵迹托彤史,敢以卮言夸素臣。
下士闻道只大笑,何意众口成狺狺。
吾师可虞日月毁,大教岂逐云雷屯。
所怜内境有罗刹,不妨外土来波旬。
银环再贶许消息,金篦未引犹沈沦。
朝披夕诵了何益,如博日胜还日贫。
回头转盻已陈迹,中天圆月十二新。
瓣香一缕断复续,风伯为我传峨岷。
玉京斟酌沆瀣酒,浊世消渴支离人。
云君倘为下阊阖,霞䍐倏见扶飙轮。
老生行脚粗已备,芒鞋布衲青纶巾。
不辞蹑景渡彼岸,眼底一众俱迷津。
更祈仙伴有邹子,大吹黍律回阳春。
王世贞是明代的知名文学家和文人,其诗歌风格独特,情感深沉。这首《重九日为庚辰岁昙阳仙师化辰敬成长歌一章志感》更是表达了他对师父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师父在重阳节化辰时的情景。师父如同阳月阳日归阳神一般,独立在宝座上,宛如金刚不坏之身,威严而庄重。弟子们皆伏泣,手剑忽挺,体现了师父的威仪和弟子们的敬仰之情。
然后,诗人通过描述师父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师父的怀念之情。师父在世时谈无说有,见仁见智,具有很高的智慧。他将灵迹托付给弟子们,并以卮言为信仰,表现出了对佛教和道教的深厚情感。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对师父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教和道教的信仰和追求。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忧虑。他看到许多人对信仰不屑一顾,甚至嘲笑佛道信仰,他认为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他对师父的毁灭感到担心,也对佛道教义的发展感到忧虑。但诗人也强调了佛道教义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他认为佛道信仰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内心的贪婪和恶念,成为真正的内心强大者。
最后,诗人以期望仙界朋友和大吹黍律来驱散浑浊的人间为自己的师恩写一份落幕陈情。我并不怕辛苦或远离人世,只是想让大家找回渡向彼岸的路,诗歌透露出作者的执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歌是王世贞对师父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的体现。其艺术特色体现在文字的表达上:灵动的句子灵活地在多情与深情之间游走,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师父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