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哭子与方伯五首 其四》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哭子与方伯五首 其四》原文

愁将舴艋入菰芦,未到吴兴泪已枯。

矫首乾坤诸子尽,断弦山水一身孤。

书贻王粲能传否,剑许延陵再挂无。

不少溪苕堪作供,用君家法荐生刍。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现代文译文:

这忧愁真如同一艘小船进入了芦苇丛,刚到吴兴那泪已经干了枯竭。举目望去尽是漂泊天际的游子们,就连我这一孤独弹奏的人也被切断了我需要鸣响的弦——无妻抚琴的痛苦和对孩子们未成才的痛苦充斥心头。我想给落魄的王粲寄去书信却不知道谁能帮他传到,我又想把我的剑挂起再一次重新入鞘。家乡还有一点苕可以当作粮食供应,可以请你以家族传统习俗奉献生刍(用苕等野生植物来馈赠朋友)。

四句诗中的前两句最令人揪心,几乎让人落泪。诗人刚到吴兴就思念起远在故乡的儿子,这种思念之情在“愁”字中得到体现。而“愁”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由“刚到吴兴那泪已经干了枯”到“乾坤诸子尽”,再到“断弦山水一身孤”,诗人对儿子思念之苦、对故乡山水热爱的同时对没有儿子的光宗耀祖感到惆怅。“书贻王粲能传否”是问有谁能够帮助像王粲一样的困顿诗人寄书达意;“剑许延陵再挂无”则体现了诗人的无可奈何的伤心悲痛。但诗的最后一句,“不少溪苕堪作供,用君家法荐生刍。”仍然是传达了他为理想慷慨赴死精神壮歌的高歌体现。“生刍”中的借比喻敢在寒冷的孤独感时代抚养下一代的雄鹰在中国千年世家的苦苦维持和平面上阴盛忧道的农耕化底层印证豪族鲜明昂奋之心硬透钢铁鹰像古典中原摇落其曾存活孩子中年更是欣喜堂前乱箭之下冲天一飞腾的一曲歌。

至于诗的主题思想,此诗抒发了诗人对早逝爱子的深切悼念和痛惜之情,表达了诗人抚育遗孤的艰难苦楚和忧心忡忡,同时也抒发了思念故乡亲人的悲伤惆怅。全诗情感真挚,言辞恳切,是一首优秀的五言诗作品。

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儿子深深的爱和怀念,对故乡山水的热爱和遗憾,同时也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这些情感在诗中得到了真实而深刻的表达,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