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拟古七十首 其三十四 宋文帝北伐》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拟古七十首 其三十四 宋文帝北伐》原文

内史斥楼烦,嫖姚越祁连。

将逞域外武,宁无务德言。

中土厌胜朝,左衽垂百年。

先皇振九伐,霈泽洒秦燕。

大业未逮终,妖氛日横缠。

版宇罹荡析,黔黎困倒悬。

玄黄既在篚,壶浆宁不前。

俯瞰单于台,秋风正萧然。

戎车虽闲饬,尚其赖诸贤。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王世贞这首《拟古七十首 宋文帝北伐》,如同三国时魏文帝讨伐汉中的那首《善哉行》一样,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一场早已尘埃落定的战役,但又包含诗人的深沉慨叹。

首联“内史斥楼烦,嫖姚越祁连”,诗人以雄壮的笔调描绘了北伐的壮丽图景。内史斥楼烦,指的是宋文帝派楼烦地区的大将王玄谟去斥责匈奴单于,使其归顺朝廷。嫖姚越祁连,则是指宋文帝派骁勇的将领司马金龙去攻打祁连地区,以扩大战果。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朝廷在北伐战争中的英明决策和将士们的英勇战斗,表现出诗人对这场战争的深深赞扬。

然而,诗人在颔联“将逞域外武,宁无务德言”中,却笔锋一转,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他担心在追求域外武力扩张的同时,不能忽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这一转折点出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战争固然重要,但战争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征服领土,更是为了维护和平、促进社会和谐。

颈联“中土厌胜朝,左衽垂百年”,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来表达对战败的悲愤和痛心。这句诗中,“厌胜朝”表示北魏统治下的人民对朝廷的极度不满,“左衽”则指少数民族的服饰习俗,被中原人民视为文化的低劣和落后。这一句既是对历史事实的陈述,也是对民族分裂的痛心疾首。

接着,诗人在尾联“戎车虽闲饬,尚其赖诸贤”中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深深期待。他希望朝廷能够依赖那些有才能、有智慧的人士,以挽回战败的局面,重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又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诗人通过描绘北伐战争的壮丽场景和对战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现代文译文:

今日之中国,犹胜往昔。然边境之乱,人民之苦,又何尝不是历史的重演?昔日宋文帝之北伐,虽未能完全收复失地,然其雄心壮志、英勇之士、仁德之政,犹在民间流传。今日之中国,虽历经百年之乱,然赖诸贤之才智,仍有振兴之望。尚望朝廷能广纳贤才,以重建国家之统一与繁荣。如此,庶几可解边境之乱,人民之苦。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