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恩许归田重过摄山栖霞言念旧游有感因扣达观法师》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恩许归田重过摄山栖霞言念旧游有感因扣达观法师》原文

前岁栖霞来,萋萋怨芳草。

今岁栖霞去,恰恰欣黄鸟。

来似江总持,去则明僧绍。

偶然分别心,山色成丑好。

出处何足言,生死尚未了。

欲了此一关,应须参达老。

现代文赏析、翻译

昔年春至日,偶入栖霞山。云暗松花香,草深鹧鸪怨。 昨日春尽时,又向栖霞去。满目复空归,芳草纷迎笑。来兮江总持,去也明僧绍。游踪云散花,山色空依旧。 人生何所求,生死常参透。欲求一线通,应参达观叟。

诗人王世贞重游摄山栖霞,感叹人生如梦,生死无常。他以山色为喻,表达出世与入世的无常,参透生死,追求超脱的意境。他赞叹明僧绍和江总持的出世之志,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未能解脱的遗憾。在生死未了之际,他寻求超脱之道,应参达观叟的智慧。

译文:

前年春天我来到栖霞山,山间萋萋芳草带有一丝怨念。今年春尽我再次来到栖霞山,对黄鸟的歌唱感到欣喜。像江总持一样,偶然来到栖霞山;像明僧绍一样,又离去。我们心境的偶然分别,让山色也变得丑好。人生的追求何其多,但生死常让人参透。要想通这一关,应向达观叟参悟生死之道。

这首诗以栖霞山为背景,通过描述游山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诗人通过对山色的描绘,将人生比作山色,无常、丑好,但也有空灵、美丽的一面。诗人寻求超脱之道,以参悟生死,体现了他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追求。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