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幽州马行客歌 其五》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幽州马行客歌 其五》原文

阿母不嫁女,阿母故相恼。

教作绣鸳鸯,鸳鸯是何鸟。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作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坚毅不屈、豪放洒脱的边疆行客的形象。

诗的开头两句:“阿母不嫁女,阿母故相恼。教作绣鸳鸯,鸳鸯是何鸟。”即用家常的语气,表现了母女间的微妙关系。女儿坚持要出塞,母亲不赞成,又无法说服,于是以“不嫁”相“恼”。在母女之间,表面看,是“恼”,实际上是爱的方式不同。在母爱方面,只能让女儿看到出塞的种种好处。但是“塞下”的艰辛和危险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服得了女儿的,而当母亲责怪女儿不能顺从她的意愿时,便转而教女儿刺绣了。这时的对话很耐人寻味。“阿母故相恼”,用责备的口气,表示母亲并非真正要责怪女儿,而是出于无奈。接着又用“绣鸳鸯”为喻,说明“塞下”并非是“无有鸳鸯之地”,而自己刺绣的手艺又是如此之好,说明“塞下”的鸳鸯是可以绣得如此之美的。这就进一步说明“塞下”并非不宜于女儿去生活之所在。于是便引出了“鸳鸯是何鸟”。这句诗在表面上看是在问一只鸳鸯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实际上是在告诉女儿,绣鸳鸯是何等美好的事。通过这巧妙的对话,塑造了一位不辞边塞艰辛、刚毅豪放、洒脱的性格。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对话生动有趣,富于家常味。全诗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雕琢的笔法,却把一位刚毅豪放、洒脱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这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