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王世贞
每读梁史残,愀然感僧辨。
奸雄志逐麇,肘腋遂中变。
焚骨饮其灰,王颁解修怨。
论功不受赏,竟免丹书谴。
良胜伍行人,终成徇知恋。
此身复为奢,沈冤竟谁唁。
龚壮更超然,巴山从所愿。
您好,以下是我根据您的要求撰写的关于王世贞的《题阙 其六十三》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每读梁史残,愀然感僧辨。”是引用了有关南朝梁的历史故事,王世贞借此表达对奸雄的愤慨。“僧辨”是南朝梁时的名将,他为人正直,但最终却被奸雄萧绎陷害,这令王世贞感到非常惋惜。他借此表达了对奸雄的愤慨和对正直之士的同情。
“奸雄志逐麋,肘腋遂中变。”这两句是对奸雄形象的进一步描绘,表达了奸雄的野心和背叛行为。
“焚骨饮其灰,王颁解修怨。”这两句是表达了对正义之士的同情和对奸雄的谴责。王世贞认为,正义之士应该得到公正的待遇,而奸雄的行为则应该受到谴责。
“论功不受赏,竟免丹书谴。”这两句是表达了对王颁的不满和赞美。王颁在得知奸雄陷害僧辨的消息后,为正义之事求情而获罪,王世贞对王颁的行为表示不满,但也对他的人品表示了赞扬。
“良胜伍行人,终成徇知恋。”这两句表达了对良将才能的不屑一顾和对良将忠诚的赞美。良将的才能应该得到更好的发挥,而忠诚则应该得到更好的回报。
“此身复为奢,沈冤竟谁唁。”这两句表达了对良将遭遇的不满和同情。良将本应得到更好的待遇和尊重,但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令人感到惋惜和同情。
总的来说,《题阙 其六十三》表达了王世贞对奸雄的愤慨和对正直之士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良将忠诚和才能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良将遭遇的不满和同情。这首诗通过历史故事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王世贞对正义和忠诚的崇尚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