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王世贞
飞盖一江隔,棠阴两地馀。
水经初罢注,盐筴旋裁书。
官为清时好,家因薄宦虚。
亦知鲑菜贱,慎莫叹无鱼。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题中的欧阳判官,未详其人。从诗中可知,他曾为两淮运判,欧阳氏迁任后,王世贞送他赴任。诗的首联写送别之地。“飞盖”即飞驰的车辆。欧阳氏迁任两淮运判,是从南京启程的。友人之间一江之隔,难舍难分。“棠阴”句是赞扬欧阳氏在南京任职期间政绩卓著,两地棠荫(树荫)尚在。颔联写欧阳氏迁任两淮运判的职责。“水经”指《禹贡》,古地理名著,分述九州的山水形势和物产。这里泛指沿江水利。“盐筴”即盐策,指运盐的规章、办法。“两淮”是产盐区,“盐筴”实为运判分内的事。“书”指文书。两句似分别交代了欧阳氏迁任后的职务和职责。而诗人以亲切委婉的语气叮咛:运判工作莫大辛苦,需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因工作繁忙而废正事,而贻误一方百姓。颈联扣紧欧阳氏迁任后的处境。“清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薄宦”指微官,唐人常以“贱宦”指代官职卑微。欧阳氏由南京迁两淮运判,确实是升了官,但仍属于微官之列。“虚”即空虚、闲散之意。这两句用轻松、诙谐的语气鼓励友人莫因仕途稍进而有损清操,放纵享乐,只要自励于清时,清操自持,正不必以微官为苦。尾联叮咛友人迁任后只管享受淡薄俸禄即可,务必慎言慎行。当然这是故作调侃之语,内心是希望友人能够担当起应尽的责任。
这首诗是王世贞晚年之作,较为含蓄委婉,而于意以贯通。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慰藉与鼓励,又表现了对友人的希望与要求。
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现代文译文:
送别欧阳的判官跨江迁往两淮运判任上,我们在一江之隔的此地与彼地分别。你刚结束对水经一书的注疏工作,又开始筹划两淮盐业事宜。你身为官员处在清明的时代好环境,因为微薄的官职而家道显得空虚。我深知你对于清贫的生活无所顾虑,只是千万莫要慨叹没有鱼吃。
希望你在新的岗位上继续秉持廉洁奉公的原则,勤勉工作,不负众望。虽然你离开了南京,但我们的友谊依旧,期待你的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