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送侄孙鸿胪定鼎 其一》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寄送侄孙鸿胪定鼎 其一》原文

青衫垂故鬓丝新,解带能眠丞相茵。

纵有悬河君莫尽,古来三语定何人。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青衫垂,故鬓新,这开篇两句就描绘出一幅画面:一位穿着青色官服的老者,头发花白,神情安然。这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在古代,青色是官服的主要颜色,所以这青色象征着官位的高低。

“解带能眠丞相茵”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这形象的动作。在这里,这位老者一解开高官大袍,就怡然自得地躺倒在宰相的卧床上。其高逸、从容之态传神毕现。“茵”指垫子或褥子。这后面的一个动作富有强烈的动感,表现了这位老者神态从容安然,不为俗事所困扰的神情。这里借用汉代王莽拜丞相时的情景,显然含有对现实的讥讽。

诗的后两句是“纵有悬河君莫尽,古来三语定何人。”这两句一纵一收,一议一抒,都切合这位老者的形象。“纵有悬河君莫尽”一句的意思是:你有满腹经纶,一肚子的学问,也千万不要像王禹偁那样到处去题诗讲话,那样会授人以柄,还不如像古语所说的那样,“口如悬河,腹如肠胃”足可名垂青史。在这里对“纵有悬河君莫尽”一句的意思是层层推进的。“纵”即尽管的意思。也可理解为“就是”,加强肯定。“莫尽”也即不必说完。“君”是对对方的尊称。这样层推进一层又一层。对王禹偁的行为概括而又准确。其多嘴、多事的毛病也在前句安详自如的形象中得到了补偿。王世贞本来就是才子名流,“纵有悬河”说得过去的。这句流露出来的淡淡嘲讽情味也在平和之中暗透出了冷隽。同时点出了标题中的一个“送”字,“送诗至此谓绝句”,不仅是赠,而且是相赠超出了送一般的诗歌和酒的美妙旋律、人格形象。“定何人”,上承“三语”回答:“开口论事成何事”,固无可贵之处;下接“纵有悬河君莫尽”,也不过是平平凡凡的诗人自嘲而已。

这首诗以从容闲逸的神态、娓娓而谈的语气来表现老者形象,其机趣之言中却流露出不平之气。在王世贞的诗文中也不乏机趣之言、平易之作,但很少有这种流露不平之气的篇章。它对了解王世贞的思想性格和他与王禹偁的关系有一定的帮助。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