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重登金山作 其一》明王世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世贞

《重登金山作 其一》原文

春山春望郁葱哉,矫首扶桑黛色开。

沧海潮吞丹鹫去,大江天捲白龙来。

凭陵不尽千秋语,辽落长悲六代才。

为喜摩尼施珠在,振衣还上妙高台。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作的赏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王世贞的这首诗的主题,是在登临金山的高处,远望春天的山川,感受时光的流转,感叹历史的变迁。

首句“春山春望郁葱哉”,诗人以春山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春天的山峦,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诗人通过“春望”二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矫首扶桑黛色开”,诗人抬头望去,只见东方的扶桑神木,其颜色如开,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这里诗人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扶桑神木比喻为东方的曙光,寓意着新生的希望和未来的美好。

“沧海潮吞丹鹫去,大江天卷白龙来。”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江海景象,长江的大潮涌来,将远处的丹鹫吞没在茫茫潮声中,天边的大江又像白龙翻卷而来,生动展现出了一幅江海浩瀚、波涛澎湃的画面。这种场景使得诗人的心中涌现出了历史和时空的巨大差距感,深感岁月无情、时代更替的变迁。

“凭陵不尽千秋语,辽落长悲六代才。”诗人登临金山之巅,俯瞰江天,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感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里的“凭陵不尽千秋语”,意为金山的历史如同千秋般长久,诉说着无数的沧桑岁月和英雄往事。而“辽落长悲六代才”,则表达了诗人对六朝兴衰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哀叹。

最后,“为喜摩尼施珠在,振衣还上妙高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摩尼珠是佛教中的宝物,象征着纯洁、光明和智慧。在这里,诗人以摩尼珠比喻明代的崛起和繁荣昌盛,表达了对明朝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同时,“振衣还上妙高台”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山川景象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既有对明朝繁荣昌盛的自豪之情,也有对历史沧桑的哀叹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歌。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